在农业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朱云
同志们:
在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刚刚闭幕和春耕备耕工作即将开始之际,农业局召开这次农业系统工作会,我看很及时,也很必要。刚才,白进雄局长总结了2008年的工作,并对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科学周密的安排部署,我认为讲得很准确、很具体、很到位,完全符合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会上还对一年来在农业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受到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为我县的农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下面,我就今年农业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干成了什么
(一)农业农村工作捷报频传
在全市农业农村目标责任书综合考评中,我县获得第三名。单项考评中,我县有12个单项获得全市第一,其中仅农业系统就占6项,分别是农业产值增长第一名;地膜玉米推广第一名;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第一名;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第一名等。
(二)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1、创高产示范田成效显著。千亩谷子高产示范田,创全省最高水平;百亩旱地玉米创高产示范田,创全市玉米单产最高水平。被市政府授予2008年度全市小杂粮高产创建和玉米高产创建先进县。
2、地膜玉米和全膜双垄沟技术的推广,使粮食增产40%以上。
3、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一寸一品”逐步向“一乡一业”推进,特别是高西沟的红葱,已经成为全乡的主要产业。
4、农村能源得到综合利用,全年完成沼气池建设2400口,推广使用太阳灶600台。节约了成本,利用了资源。
5、建成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站47个,农民通过信息致富的渠道进一步拓宽。
6、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家,争资30万元。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三)党的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2008年,省市共计“三农”工作投资3000多万元,我县共计投入农业经费86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农村抓繁荣、农业抓增效农民抓收入的良好局面。
二、干什么
2009年,农业局要以“六大工程”、和“一园五区”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农民增收。
(一)狠抓“六大工程”。
1、大力实施“粮食丰产工程”。18万亩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6万亩推广地膜玉米种植面积必须达到,重点抓好推广优质马铃薯种植14万亩,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0亩、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田3000亩、玉米样板示范田10000亩、旱坝地玉米高产示范田1000亩。
2、大力实施“优质杂粮工程”。稳定小杂粮种植面积20万亩,重点抓好小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高产示范田等建设工作。鼓励小杂粮生产基地与小杂粮加工企业联合,形成产加销于一体的生产建设体系。
3、大力实施“蔬菜增收工程”。力争建成一条以无定河川道地区和城乡结合部为主要发展区域的蔬菜生产长廊,同时,今年要在每个乡镇建成一个大棚蔬菜示范村(大棚蔬菜建设户必须占到全村60%以上),市政府对每个日光温室补贴1.5万元,县政府对每个大棚日光温室再补贴1万远;每个小型塑料拱棚县政府补贴1000元。通过典型示范,最终达到滚动发展。
4、大力实施“绿色果品工程”。继续以品种改优和抚育管理为主,强力推行“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技术,做大做强果品产业。同时要以柳家洼温室桃子为典型示范,加快反季节果品基地建设。
5、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围绕“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作目标,加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与产品商标注册;筹建1 个专业批发市场;在提升4个省级示范村和40个推进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新发展6个省级示范村和60个推进村,积极培植发展“一乡一业”示范乡镇。
6、大力实施“劳务输出工程”。加大对农村外出务工农民的培训力度,努力实现劳务输出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努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骨干农民。
(二)狠抓“一园五区”建设(以柳家洼、孟岔为中心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以井家畔、赵家山为中心的设施蔬菜生产区;以马家铺、对岔为中心的特色果品生产区;以高西沟、刘渠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以谭花峁为中心的小杂粮生产示范区,以李村圪崂为中心的马铃薯生产示范区。)
要以工业园区的理念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突出高产、高效的示范带动作用,着眼长远,立足增收,推动一村一品向数村一品,一乡一业转型,力争把高渠乡建成红葱示范乡,石沟镇建成果品生产示范镇,李站建成小杂粮生产示范乡,不断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
三、科技创新抓什么
(一)在米脂农业的发展历程中,良种上推广了“两杂两薯”,良法上推广了“两法”种田。
良种:“两杂两薯”(杂交高粱、杂交玉米,马铃薯、红薯)不光解决了米脂人的吃饭问题,还为米脂赢得了“洋芋县”的美誉。
良法:“两法”种田 (垄沟种植和水平沟种植)、地膜花生种植技术、大垄沟种植技术、水坠坝等等,这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有的是由我县创造的,有的是由我县率先引进的,都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
(二)在米脂农业的发展历程中,科技人员做出了巨大贡献。
果树专家牛百寅、石启智、郭义;向日葵、黄豆育种专家林关石;谷子育种专家高振虎;植保专家辛振亚等等,既有典型,又有示范,更有模式,可以说他们在米脂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汗马功劳。
(三)米脂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
曾经一度辉煌的米脂农业在90年代后期失去了优势。许多我们创造或者引进的旱作农业技术和品种,后期,比起周边县区都落后了。就是我们在近几年引进的孟岔红枣旱地滴灌技术,在清涧等周边县区已经得到了推广应用,而我县却仅仅停留在孟岔这块示范地上。
(四)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必须改变。
一是各科技推广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少,“光领饷、不打仗”的人员多,而且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年龄老化,知识陈旧,新的科学技术没学会,旧的专业知识将忘完。二是文化结构不合理。农业系统共210人,其中基层站所有192人。在基层站所192人中,中专以下的有81人,中专学历的有73人,大专学历的有36人,本科学历的仅有2人。三是年龄结构不合理。30岁以下的有39人,30—40岁的有51人,40—50岁的有63人,50岁以上的有39人。四是专业职称不合理。无职称的有140人,初级职称的有23人,中级职称的有23人,高级职称的有6人。
今年,县政府初步有这么个设想,准备在涉农技术上,聘请一批有专业特长知识的科技人才,指导谋划我县农业科技发展蓝图。
四、今年怎么抓
(一)明确任务抓落实。
市上今年下达的任务书考核指标共六大类52小项,其中仅农业局就占10项,在整个农业农村工作考核总分100分中,农业局占21分。同时,姚县长给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任务是在去年的基础上,保三争二,并且表示,他今年要多深入农村、多关心农业、多支持农业。任务非常重。
(二)突出重点抓落实
今年农业系统涉及产业园区建设、专业合作社建设、信息服务站建设、沼气建设、蔬菜基地建设、“一村一品”建设、优质小杂粮种植、优质马铃薯推广、地膜玉米推广、农民技能培训等工作,压力非常大。
(三)强化措施抓落实
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是市政府考核县政府,市农业局考核县农业局,并签订了责任书,实行重奖严惩机制。措施非常严。
(四)转变作风抓落实
一要讲团结。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一个单位,只要班子团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就能形成干事创业的环境。
二要讲配合。不仅部门内部要讲究配合,部门之间也要讲究配合,农业农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农部门内部和涉农部门之间谁也离不开谁。只要大家互相搭台,互相补台,就一定能干事,干成事。
三是要讲纪律。没有纪律就形不成合力,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对我们来说,在工作、生活中,要找准位,做到位,不越位,不离位。切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五)围绕当前抓落实
当前春耕在即,农业部门要超前谋划,及早运作,积极引导群众,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适时搞好春耕春播,特别是要抓好今年的地膜玉米的播种和大棚蔬菜建设工作。会后,要尽快深入基层,精心组织、细心指导,确保完成今年工作任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