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新闻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新闻 > 省市新闻 >

至诚至孝农家媳——记高如云

时间:2016-08-08 15:38来源:未知点击:

 


    1962年是陕北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年份,山里的农作物因旱灾和雹灾颗粒无收。
    距米脂县城六七里的远志山村,贫苦的人们同样免不了这种因连年遭灾而忍饥受饿的厄运。衣衫褴褛的村民们除了每月在村头供销店排队领到的5公斤救济粮外再无余粮,日子全靠上山采野菜和在石磨上磨的谷糠洋芋渣度过。
    县城米脂中学初二·二班的农村姑娘高如云是班里的学习尖子,同学们都乐意与她交往。
每当放学铃一响,同学们都涌出教室,到学生灶饭堂里吃饭去了,高如云因上不起学生灶,每天要往返十多里回家吃住。
    高如云家买不起闹钟,也喂不起公鸡。每天早晨,她因掌握不准去学校的时间,常常天不亮一个人就急急地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偶尔一声猫头鹰的叫声令她毛骨悚然。
    这年夏,高如云终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而拖着疲惫的步子辍学回家了。
    在乡村一个庙会的戏场里,高如云与邻村后生豆建元在后山的一棵杜梨树下畅谈了一个下午。共同回忆了在中学时期的美好往事。
    这年深秋,17岁的高如云抹去失学之后那伤感的泪水,骑着毛驴,在一阵唢呐声中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娘家,嫁到了城郊豆家圪村豆建元家。



    年近70岁的公爹、婆母有6个儿女,豆建元最小。公爹是老革命,乡上每年腊月都带上礼物来看望他。因三个女儿都已出嫁,大哥分家不住一院,二哥1946年牺牲,是革命烈士,从此,建元夫妇自然担起了服侍两位老人的重担。
    刚刚迈出校园走向社会的高如云,一切听从老人的安排,从头学起。两位老人宽厚慈善,热心地教导她,使她学会了一切家务活、针线活和做人的品质。
由于当时农村有初中文化的人少,如云被村里推选为村妇女主任、赤脚医生、民请教师;参加了村夜校、缝纫组,同时还加入了共青团组织,经常去乡上开会。
春节期间,能歌善舞的高如云随着村里组织的春节秧歌队活跃在城乡的路上,她那优美的舞姿很受人们的喜爱。
    当高如云生孩子后,两位老人对她更是关心备至,每天轮着抱孩子,不让他哭,更不让弄脏衣服。这一年,丈夫也从农村走向城市,先在县面粉厂工作,后在机械厂当工人,丈夫与她相亲相爱,互相体贴,一家人和和气气。这甜蜜的生活使如云从留恋学校生活的忧郁中解脱出来,感到地道农民家庭的和睦幸福。


    1974年3月的一天下午,如云正在院里剥蒜,看见婆母脸色苍白,扶着门框,身体晃晃悠悠地。如云赶快扶她上完厕所,又搀扶回家给她拿枕头盖被子,让她睡上一会儿。刚睡下不久,二女儿从西藏回来,进院就叫“妈——”,喜得老人忙坐起要下炕,如云去扶她,可她一条腿怎么也不能站立,差点摔倒。从此就得了半身不遂,一躺就是十三个春秋。
    婆婆平时是一位非常爱干净的老太婆,对老伴体贴入微十分贤慧。猛一下子生活不能自理,心里很是着急。建元和如云心急如焚,四处奔走,多次求医,治疗无效。如云心里好不着急。她感到眼前一切生活节奏都乱套了。从此以后,两位老人,4个孩子,以及丈夫每天下班10里路上骑自行车回家的吃饭生活问题,一切生活重担都落在如云一人身上。
    回想起火红的校园生活,同学们都已走上了工作岗位,而自己呢?她想来想去,流泪了。这“生活”二字的涵义太复杂了,她该怎样处理好这一家人的生活呢?她想,既然老天这样安排了她,就应该在这极差的条件下努力做好每件事,好好对待每个人,做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在这平凡生活中那怕有再大的艰难,都要勇往直前,不能后退。
    ——婆母要上厕所时,如云就背。当时她正怀有身孕,自己挺着个大肚子,还得背婆母上厕所。去了放在三块石头垒起的石台上,然后把裤腰褪下,压得与石棱一样齐,深了怕弄脏。完了后如云又跪在地上,再把老人背回来。
    ——有时,两位老人同时拉肚子,拉在裤子里,如云一天不知要到河里洗几次。两位老人很着急,如云安慰说:“放在河里洗一洗就干净了,谁也有老呀,又不是你们故意的。”从来不发脾气。
    ——每天把饭做好端上来,再把枕头立起来在上面捣一个窝窝,把碗放上去,吃饭时问甜问咸,要全家人要在老人跟前吃,使老人不感到难过。如果觉得有天老人不愿吃或没吃饱,等孩子们出去玩时又给她找点糖馍或煮鸡蛋。
    ——婆母脚脏了就给洗脚剪指甲,老人头发又白又重,她给洗净后用削发器整理,让她穿得整洁干净。夏天天好时,每天下午太阳背过去时,在院里石床上放上毡和小褥子,然后再把老人背出窑洞坐在上面,让孩子们围成圈坐在跟前说笑,别人根本看不出老人是个病人。村里娶媳妇就在硷畔上放一个高凳子,把老人背出坐在凳子上,让看完后再背回去。
    ——婆母爱看戏,村里唱戏时,如云就将她背到戏场,把她放在凳子上,再给她披好棉衣,一直等到戏完了,再把她背回家。
    与此同时,公爹也有严重胃病,不时捂着肚子,皱着眉头。他不能吃带酸和发硬的东西;婆母又不喜欢吃面,宜吃鸡蛋、肉、糖馍馍之类,如云做饭时便安排婆母吃一灶,公爹吃一灶,孩子们吃一灶。公爹吃白面要提前半天把面和好,并要擀得跟杂面一样薄,做臊子要炒几根蒜苔,或炒一个鸡蛋放几根嫩韭菜。白天夜里他喝水要喝锅里随时烧得沸腾的水喝两三口,夜里一会儿要吃冰糖,一会儿要吃冰块,一会儿要喝烧开水,年轻媳妇每夜要在灶火旁边放一点烧水的柴。孩子们又陪不起一块吃,5个孩子实在爱得不行时,才给他们每人吃一片面解谗。老人也特别亲孙子们,有好吃的,常常背着儿媳分给孩子们,因好东西少,如云绝不让孩子们争吃老人的。她教育孩子们:“你们还小,吃好东西的日子很长很长,只要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都有工作,挣上钱能买很多好东西,可你爷爷、奶奶快过世的人了,你们一定不能争吃老人的好东西。如果有多余的,妈妈一定会分给你们!”孩子们很听话,再也不要吃的了。
    每天起床后,如云第一件事是生火热水给全家人洗脸,婆母不能动,每天得给她把水盆放在枕边洗,然后再喂奶羊、猪、鸡等牲畜。平常有客人来看望老人,如云都要热情招待他们,总要让他们高兴而来,放心而归。
    在公爹病情严重的年月里,前炕睡婆母,后炕睡着公爹,晚上他病重时要如云坐在身边与他啦话,一边给他压肚子,当时如云身边还有3岁的小儿子,又要喂奶又要照看老人,等老人睡着了,她才能休息。半夜随叫随起,因孩子都小,为了不影响丈夫按时上班,她白天黑夜,日复一日地照顾着全家。当公爹病重不能起床要大便时,如云就将细黄土放在一块干净布垫上,放在褥子上等老人大便完了,再把他挪在一边,收拾完粪便,把床铺扫干净,为防止长期卧床的公爹身体垫烂,又将烧过的黄土研碎,用箩子箩过后,铺在他的身下,然后把老人扶在褥子上。有时便秘,给买中草药,不行时就用头号钉子帽一点一点钩出沾在报纸上。晚上,丈夫在家就由他钩,她得拿手电照明,粪便又硬又臭,还怕把老人肛门搞破。总之等完了之后,夫妻俩也得出一身汗。
    如云娘家侄儿娶媳妇时,全家人都去,可她不能去,要照顾老人。娘家母亲病了,很长时间她才回一次娘家,一夜未睡,跟娘家人拉了一夜话,把积攒了一年的话全说了。
    当80多岁的公爹感到他胃疼得厉害时,如云就和侄女用架子车将他拉到县医院大门外,又把他背到医务室。医生检查完悄悄告诉她,老人胃里有肿瘤,活不长久了。如云想到老人可能再也见不到他赶集的米脂县城了,就提着热水瓶拉着架子车,让老人躺在车子上,慢慢拉上从医院到南门桥沿银河桥转了一圈,一路有新建筑就指给老人看,然后才回到家。这一回真成了老人最后一趟走米脂了。
    1980年,公爹在如云的精心照料下,走完了人生之路。


    公爹去世后,婆母感到孤独,她没有了枕边的诉苦人,所以除了日复一日的生活之外,有时她感到啥也不如意,如云给她端上一碗饭,她嫌甜,给放点盐,又嫌咸,干脆放在一边不吃了。如云就给她说好话,像哄孩子一样给她喂着吃。如云认为,人老还童了,时间长了自己也许就是久病床上的不孝之子,总有不周之处,老人发发火后就没事了。因为老人的饥饱大权在自己的手中,无论如何每天要让婆母吃饱。
    因为忙,孩子们洗头梳头很麻烦,所以她要女儿们都要自己会梳头时再留头发,不然就剪小子头。
如云和丈夫上街时,只要看到婆母没吃过的或爱吃的好东西就给老人买。一次如云上街见一青年在门市部卖不太干的牙枣,买了一斤,里面有不好的,就给小青年说:“这几颗不好的你给我换一下,我家有80岁的婆婆爱吃,不好的咬不动,要是我吃决不会向你开口。”感动得那年轻人说;“现在还有这么好的媳妇,我给你挑。”回家后老人高兴地连说好吃、好吃。商店卖那种小瓶橙桔水,她马上买给老人喝。在婆母去世的头一年,她和丈夫去街上看到人家卖煮熟的羊头,他们就买回来蒸热后坐在老人跟前一块一块撕得给她吃。因老人爱吃羊头,他们夫妇就常买,但自已却从不在街上吃一角钱的小吃。
    孩子们长大点了,也懂得心疼奶奶了。每当吃饭时孩子们会先让奶奶吃,经常围坐在奶奶周围,告诉村里的这事那事,有时把奶奶逗得乐哈哈。如云和丈夫经常教育孩子们在校一定听老师的话,和同学们团结友爱,劳动时不怕苦,不怕累,上课认真听讲。孩子们长大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出色。女儿结婚后和家人丈夫和睦相处,对老人都孝顺。如云去女儿家,亲家也分外尊重她,夸她的女儿能干孝顺,如云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婆母病危时两只小腿和脚全是冰的,如云便倒睡着把婆婆的腿和脚放在怀中温暖。晚上每两小时就给婆母翻一次身,从不嫌烦。
    如云与邻里相处很和睦,村里人谁家有红、白事要借她家的家什,要用她院里的井水,要住他们的窑,夫妻俩都会一口答应,让人家满意。遇事总是先想别人,给别人做了好事,心里就感到畅快。
    1988年,婆母离开人世后,如云没有了负担,孩子们也陆续上了中学,她又扑到种地上,精耕细作,收入很好;还栽了苹果树,精心管理,满树果实累累,丈夫下班回家帮她种地,两口子吃苦、勤劳,换来了好日子。丈夫在厂里是高级技师,年年评先进。夫妻恩爱,相敬如宾。
    高如云的好品德被人传开了,乡妇代会多次评她为“五好媳妇”,1984年参加县人大代表会被评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多次在《榆林日报》、《陕西日报》、米脂广播站做了专题报道。许多妇女都将她作为学习榜样。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6年10月27日,丈夫去上班时惨遭车祸,被一农用车碾死。
    这无情的打击使她呼天天不鸣,叫地地不应,家中还有3个孩子没成家,80岁的哥嫂还活着,地没人种,钱没人挣,好端端的一个家庭失去了中梁,天塌地裂,她当时才51岁,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悲痛过度的如云终于倒下了,几个月来不能下炕,整天以泪洗面,睡下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想着丈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想起当她病时他又找药又倒水,又给做饭、洗衣,有了好吃的一定分她一半。她把想和丈夫说的话,就写在本本上,直至泪水打湿了笔记本,心里才觉得好受些。
    痛定思痛她深知,孩子们失去慈善的好爸爸,不能再失去这个温暖的家,她倒下了,孩子们会更伤心,更痛苦!为了孩子们,她再次撑起了生活的风帆。
    她买了一台锁边机,人家有活她就做,谁要锁一点边,她不论怎么忙,都要放下,赶快给人家做好。同时,她又重操赤脚医生的旧业,给村里治病,此外,谁家婆婆和媳妇有委屈都乐意给她说,听她解劝,她们认为,如云的心好。
    高如云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其精神感人至深,她战胜了内心的悲痛、孤独、 困惑、 寂寞,顽强地生活着……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