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新闻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新闻 > 省市新闻 >

米脂县孟岔村一农民今年红枣创收20余万元

时间:2016-08-08 15:37来源:未知点击:

   

雷调研与村民孟浩忠亲切交谈

村支部书记孟增利介绍孟岔村的发展情况

红枣保鲜库

孟增利为雷调研介绍枣库情况

市决策咨询委办公室主任靳山厚接受记者采访

  孟岔村的退耕林地由9个农户集中承包着,孟浩忠只是其中一员,当我们问他今年的红枣收入状况时,他自豪地说,今年枣收入约25万元,这只是他今年全部收入的60%。
   
  孟岔村位于米脂县城西北4公里处,是我市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之一,12月5日,作为米脂县12个示范村包村部门的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特派助理调研员雷润峰同志来到这里对新农村的建设情况作了调查与研究。虽然调查、采访只有短暂的一天,然而,这一天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是深远的。
            
  今年红枣纯收入约25万元
   
  孟浩忠今年36岁,初中文化,许是做生意经常在外的缘故,是个很健谈的人。他说自己现在共承包300余亩枣地,已有一半挂果,今年卖出红枣约9万斤,收入在25万元左右,3年后,如果300余亩枣地全部进入盛果期,估计可卖到百万元。谈到枣的存储问题时,孟浩忠感慨赶上了好政策,国家不仅给农民供粮款、免税收,村上还为枣农大户们提供了红枣保鲜库,这样从采摘到销售的时间可持续2个月左右。外面的专家来这儿指导、考察后对孟岔村的鲜枣储存技术给予了肯定,但红枣经营规模日渐扩大的孟浩忠并不满足于60天的存储期,针对鲜枣存储时间短的问题,他到北京、西安等地考察后决定明年要引进新品种,并建立烤房,对新品种进行二次加工,形成包装产品,四季销售。
         
  今年村上为枣农建了6个红枣保鲜库
   
  孟浩忠说除红枣收入外他还有跑运输的来源,红枣的收入只是他全部收入的60%,但他并不是全村的首富。据孟岔村的村支部书记孟增利介绍,全村824人,人均年收入2000左右,村上基本没有贫困户,今年6月份孟岔村被评为县级小康村。是什么原因让孟岔村的村民走上富裕的“快车道”?又是什么原因让孟岔村走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列?孟岔村的村支部书记孟增利回答了我们的疑惑。
   
  孟增利50出头,衣着朴素,谈话爽朗。他向雷调研员汇报,孟岔村丰富的水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枣的发展提供了天然条件,在借鉴村上农户成功经营红枣林地的经验基础上,03年起孟岔村开始实行大户集中承包制,鼓励像孟浩忠这样的农户,承包其他农户的退耕林地,发展枣产业,规模化经营,形成链接产业,带动更多的工作岗位。
   
  孟增利介绍到,孟岔村现有枣林2000亩,本村1600亩,外村400亩,挂果的约300亩,今年产量约30多万斤,4年后可进入盛果期。村上今年为枣农们建起了6个红枣保鲜库,这也是今年孟岔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项目。孟岔村现在共有9个红枣保鲜库,一个枣库可存储鲜枣6万多斤。通过保鲜库可延长枣的保鲜期,提升枣的价位,增加枣农的收入。
   
  考虑到原退耕地承包户的经济来源保障,村里规定,9大户要给原退耕地承包户25元/亩的转包费,转包期限为20年。这样,既解决了农民面临8年后国家粮款不再提供的短期问题,也保证了林地的长远发展。9大户的枣产业让全村人成了受益者,与种枣有关的锄草、放水、疏果、摘枣等工作一天需要十几个人去照料,仅靠本村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雇用外村人,通常女工一天20元,男工35元,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提高了农民的技术水平,增强了他们的劳动技能,实现了全村富裕的目标。
                

 孟岔村的发展思路已成为“孟岔模式”
   
  我市决策咨询委办公室主任靳山厚曾对孟岔村的发展模式做过研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讲到:孟岔村的发展特色在于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9人承包了村上的退耕林地,带头形成整个枣产业分工的局面,实现村民的共同富裕,这种发展思路已成为模式,值得在全市的新农村建设中推广。
  
  在调查即将结束时雷调研询问孟增利明年的打算,孟增利说明年计划建一座综合活动大楼,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美化村容村貌,因为新农村的建设不光有经济发展,还应包括村容村貌的建设,孟岔村将在以后的发展中变得更加美丽。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