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听过这一首陕北的信天游:“陕北的山来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实在美,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米脂位于陕西北部,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典型的黄土风情使它独具魅力。古代时称古银州,当时的土地肥沃,种出的小米和当地的溪水--桃花水熬出的小木粥上会浮着一层黄黄的油脂,“米汁淅之如脂”,因而得名。这里馒头状的黄土山和分布于山腰、沟道、川畔的窑洞把你带进黄土高原的景致中,那一望无际的山头、沟壑,很容易让人想起“信天游”的辽远和高亢。这里还是“蓝花花”歌曲的故乡。
米脂在历史上曾出过两个著名的人物,一个是李自成,而另一个就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婵。每年不知道有多少人不远千里,来这米脂一饱眼福,因为米脂的女子名扬天下。在今天米脂还有貂婵洞。据说貂婵是饮花露才出落得水灵,成为百里挑一的俊姑娘的。
我们离开了佳县来到了米脂,一进入陕西,路况就明显地好多了,从窑洞看,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也比山西好一些。
在佳县到米脂的路上,距离米脂15公里处的桥河岔乡刘家峁村,有个著名的景点:姜氏庄园。庄园主人姜耀祖,是陕北地区最大的财主,庄园由主人于清光绪年间投巨资历时16年,亲自监修而成。庄园由下院、中院、上院和寨墙等部分组成。寨门为拱形石洞,寨墙正面镌刻主人亲笔题写的“大岳屏藩”四个大字。下院是陕北典型的窑洞四合院,硬山式大门制作精细,“大夫第”木雕巨匾气势夺人。中院大门为五脊六兽硬山顶,上书“武魁”二字,以炫耀主人叔父武举之绩。入门后东西厢房对置,拾阶而上至上院,正面垂花门制作甚为考究,青瓦卷棚顶,四柱双层门,雀替、浮雕等制作考究华丽,“开魁”门抱厦,十字砖墙,东西对称,工艺精细。姜氏庄园三院暗道相通,四周寨墙高耸,对内相互通联,对外严于防患,整个建筑设计奇巧,工艺精湛,布局合理,浑然一体,是中华民族建筑的瑰宝,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1998年,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决定将姜氏庄园作为汉民族建筑典型以1:1比例仿制收入中华民族园,姜氏庄园现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进入米脂之前,我们先到这里游览。先走上一条向上的坡道进入庄园大门,然后进入一个长长的窑洞门。
庄园北靠群山,面迎绿水,依山就势,宏浑奇特,整个古建筑占地40余亩,是全国最大的城堡式窑洞庄园。这是在庄园的第一层,视野极好。脚下的平台就是刚才通过的窑洞门的顶。第一层住的是管家和长工们。
这是第一道门,也就是下院,
门墩的雕刻极其精美、生动。
木雕、砖雕,石雕,雕梁画栋。
这是下院墙上的拴马环。
又经过一个长长的窑洞门,进入中院。
由上往下看这条通道,可以走人、马和车。
中院的门,一样是非常精美!
门墩上的图型有所不同。
一进中院门后,在影壁的位置上的月亮门。
门中有门。
一直向前走是上院的门。
在庄园的周围建有高大的寨墙,经过通道上寨墙之上,俯瞰整个庄园。
可以看出庄园是嵌在山坡上的,后面的山坡也是一道屏障。
院子里面套院子,房子上面建房子。
山坡后面是一条大的沟壑,农民沿着羊肠小道回家。
山坡后面的沟里人家,一条条小路通向各家。
农家小院,羊圈、猪圈、卫星电视,一应俱全。
再看庄园,从中院通往上院的小门楼很有特色。
弧型的屋顶。
用了上好的木材 。
建在下院的马厩。
天然绿化的屋顶。
即使有屋三千,每晚也只睡一张床。
从上面看月亮门,摆积木一样。
看远处的黄土高坡,心旷神怡。
离开了华美的姜氏庄园,我们进入米脂县城,去游览一个著名景点:李自成行宫。
据史料记载,李自成小时候是放羊娃,穷苦农民出身的他在建自己的行宫时,和姜财主的想法差不多。这两个石狮子真是扬眉吐气。
一样是要称王称帝的思想。
思想决定了所建体制,也决定了他所建立的王朝的寿命。曾经辉煌一时,很遗憾。
在米脂没有看到什么美女,倒是在李自成行宫有个米脂婆姨的杰出事迹展,展出了古代和近现代的米脂优秀妇女代表的事迹,的确是“妇女因为品行优秀而格外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