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新闻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新闻 > 县区新闻 >

山川秀美新榆林

时间:2016-08-08 17:15来源:未知点击:
 

    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喜人的变化,每年春天来榆林市红碱淖栖息的遗鸥就达6000多只。资料图片


    图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  资料图片

    去年夏天,一位外地的朋友在去陕西省榆林市之前,摆弄着“发烧友”级的照相机对我说:“榆林让我向往,因为那里的风沙特大,荒漠化非常严重,所以我此行特别想拍下大漠的荒凉。”我没有说话,心里想的是看到他“失望”的样子。

    我们来到榆林繁华的市区,榆溪河沿着古老的明城墙缓缓流过,沿岸树木葱郁;来到碧波荡漾的红碱淖,湖上鸥鸟翱翔;来到我国第一条穿越沙漠的高速公路————榆靖高速,沿途绿树簇拥……朋友一次次地惊喜:“我是带着黄沙漫卷的想象来到榆林的,可我看到的分明是一片‘塞上绿洲'啊。”

    我把朋友的感受告诉了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他笑了:“历史上曾饱受风沙侵害的榆林,如今已打造出世界同等条件沙漠地区治沙的国际品牌了。”

    

    从“沙进人退”

    到“人进沙退”

    熟悉榆林的人都知道,那里的荒漠化土地源于北部的毛乌素沙漠,通常被称为榆林沙区,属半干旱地带,总面积244万公顷,占毛乌素沙地总面积的47%。历史上,榆林因为风沙的侵蚀已经向南迁移了三次,史称“三拓榆阳”。新中国成立后,从退耕还林到封山育林,从天保工程到“三北四期”,从黄河防护林再到绿色通道,多项“国”字号林业工程的实施,避免了榆林的第四次南迁,让昔日“地上无根草,四季狂风吹”的西北风沙源逐渐绿了起来。

    “原来的榆林可是美得很呀!”

    记者在榆林常听人说起这句话。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的榆林曾经“水草肥美,群羊塞道”,是一派碧水青山的怡人景色。此后,历代烽火战乱不断,再加上人为乱垦滥伐,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过去流传的“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的歌谣,正是对旧时榆林人民艰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榆林市内的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里,已经退休的研究员杨忠信在接受采访时非常感慨:“40年前,榆林市郊半公里之外就是寸草不生的流沙,沙进人退。但是现在情况完全改变了:榆林市60%的荒漠已经得到治理,50公里以内基本上看不到流沙了。许多当年的沙地,如今已成了水草肥美的林地、草地和良田。”记者在陕西省林业厅了解到,榆林市的荒漠化地区均在“三北”防护林规划体系内,经过多年的努力,榆林沙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荒漠化的逆转,基本实现了“林进沙退”的目标。

    据榆林市林业局和水利局的技术人员介绍,仅“十五”期间,该市就完成水土保持投资2.75亿元,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00平方公里。通过多年治沙工程及近年实施的绿色长城、绿色长廊工程,至2006年底,全市已在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处,建成总长1500公里、面积175万亩的4条大型防护林带,全市林木保存面积达到1893万亩,林木覆盖率由解放前的1.8%提高到29.36%;固定或半固定沙地面积已经占到沙地总面积的91.3%,实现了区域性的荒漠化逆转;沙区的沙丘高度平均降低30%—50%,年移动速度由过去的5至7米降为2米以下,年沙暴日由66天减为24天;全市入黄泥沙降为2.4亿吨/年,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43.5%,沙化扩展和水土流失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从2000年起,榆林市开始实施绿色长城和绿色长廊工程,沿古长城两侧和市内十条交通干道,新造林100万亩以上,沙漠腹地建起万亩以上的成片林165块,滩、川、塬、涧地区受风沙危害的140万亩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形成了带片网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实现了局部区域性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变化。

    

    环境改善

    促进农民增收

    靖边县雷龙湾乡永忠村农民高子龙看到前来参观的人们非常高兴。他说:“以前我们这个地方山头都是白的,沙尘暴打得人成天睁不开眼,连门都出不了。现在不怕了,再也没有那么大的风沙了。退耕还林后,我家退的10多亩坡地全部栽上了侧柏、苜蓿、紫穗槐。因为不用为种地忙活了,又有了充足的饲草,我家养了100多只白绒山羊,一年光卖羊绒就有1万多元的收入。”

    榆林市林业局局长李俊治告诉记者,榆林市委、市政府在多年的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中逐渐认识到,实现可持续治理的关键是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榆林市因此确立了“坚持栽种适生树种,重点发展林草经济和后续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目标,在探索如何又好又快地治沙造林、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产业发展,政策先行。榆林市坚持谁造林谁所有,允许继承、允许转让的长期政策不变,将防沙治沙发展林业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发展区域经济、培植主导产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相结合,从根本上调动了农民防沙治沙的积极性。统计数据表明,与生态环境的改变同步,榆林沙区新辟农田152万亩,全市建成各类淤地坝2.06万座,已淤成高标准基本农田58.3万亩,粮食产量较上世纪50年代初增加6倍,实现了自给有余。据榆林市农业局统计,过去旱地每亩收入不足40斤粮食,水地收入不过200斤粮食。通过治理后,现在小麦亩产800斤,玉米亩产达到2000斤,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口粮问题。

    林业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带动了沙产业、草产业、畜牧业以及林果、蚕桑、蔬菜、加工业等产业开发,加快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榆林,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达到170万亩,年产鲜枣30万吨;羊存栏数从2001年的400万只提高到2006年的775万只;以经济林和柳编为主的林产品年收入达8亿元,以畜牧业为龙头的肉蛋奶、毛纺、皮革等2006年底产值达到25.99亿元;林业总产值也由1978年的0.8亿元增加到10亿元;占沙区总农户87%的17.6万户农民在荒沙治理开发中脱贫致富,沙区群众人均占有粮超过500公斤,人均年收入超过2000元。随着榆林沙区能源的开发,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工、运输、饮食服务业等二、三产业也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此外,防沙治沙在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供绿色屏障的同时,还拓宽了就业渠道,仅“三北”工程建设期间,全市投工投劳的总量就相当于每年增加2万多个就业岗位。榆林市人民在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三个百树”

    强化生态意识

    为了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榆林市于2003年启动了“三个百树”工程:用10年时间,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每人栽树100株;全市居民和农民每户栽树100株;鼓励和支持榆林籍在外工作和曾经在榆林工作过的各界人士每人栽树100株。

    记者来到被誉为“三个百树”精品工程的子洲县佛殿堂基地。这个基地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规划面积12000亩,共分为18个责任区。佛殿堂基地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了“水”字。它一靠高抽站引来地下水,二靠积雨场留蓄天上水,三靠水保措施拦截地表水,四靠优良植被涵养土层水。因为树苗在栽植之后都能及时得到浇灌,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当地老人说简直是创造了奇迹。二是注重了工程的综合效益。在佛殿堂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树,还有新修成的1000多亩基本农田。在平阔宜田的地方是一条条宽幅梯田,沟岔里建起了谷坊群,宽敞的生产道路把各个山峁连成了一片。这些配套的水保工程措施,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内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同时减少了地表径流,拦蓄了洪水,大大减轻了县城的防洪压力,可谓一举两得。记者在佛殿堂基地还看到了一些凉亭点缀其间,登山石阶、休息桌凳的设计和安置也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当地的同志介绍说,现在每天都有不少人上山观景休闲。城区的几所中小学还组织学生到山上开展绿色环保教育。根据子洲县委、县政府的规划,这里5年内将建成集生态示范、青少年环保教育、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风景胜地。

    佛殿堂基地是榆林“三个百树”

    工程的一个缩影。截至2006年年底,榆林已经初步建成“三八林”、“法官林”、“国防林”、“环保林”、“记者林”等具有部门、单位特色的植树基地;乡村农户在四旁栽植“美化林”;榆林籍在外和在榆工作过的各界人士分别营造了“思乡林”等各种纪念林。武警部队始终关注着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进程,并将榆林作为他们的联系点,2004年,国家武警总队捐资100万元,在榆阳区鱼河镇营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武警西部万亩林”。为了确保工程实施质量,榆林市林业部门每年在全系统中抽调上千人进驻各基地,逐片、逐块进行检查,从种苗、整地、栽植、浇水、覆膜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不合格的坚决返工,力争高质量完成任务,确保栽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站在郁郁葱葱的林地边,记者不禁感慨万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榆林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三个百树”工程,不仅为榆林留下了一片片有着浓郁文化内涵的有形财富,更重要的是,它同时将生态、环保、绿化等意识深深地“种”在了群众的脑海中。这种意识,在榆林未来的风沙治理和环境保护中将要发挥的作用,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

    

    明晰产权

    确保“种活管好”

    为了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榆林多年来积极探索解决治沙造林的政策保证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关键———产权问题。

    近年来,榆林市政府连续出台了谁承包、谁治理,谁经营、谁受益;统一规划,以乡为单位组织,以村为单位实施,以户为单位承包,限期治理;拍卖荒沙、荒滩使用权,鼓励和支持个体、联户、干部职工、机关企事业单位购买荒沙使用权发展沙产业,允许继承、转让等一系列政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至2006年底,榆林全市退耕还林工程已经累计发放林权证396025份,发证面积达600多万亩,占应发面积的91%。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榆林市还补充完善了承包期限延长至70年等政策,并且在资金补助、财政贴息以及税费减免等方面提供优惠。

    为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治沙工程,榆林市制定了荒沙地治理开发的收益5年内不提留,对依托荒沙治理兴办的绿色企业优先发放治沙和扶贫贷款等政策,将以前模糊不清的责、权、利落到实处,有效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防沙治沙进程,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治理开发局面。2003年“三个百树”工程开始实施后,民间资本投入治沙造林再掀高潮。据不完全统计,榆林目前已经吸引10万农户治理沙化土地33.3万公顷,栽植经济林、用材林等6万公顷,发展人工种草10多万公顷,开发水地4万公顷,社会投劳集资和社会各方面治沙投入总额达15亿元。从2005年起,榆林又开辟试点尝试“合同造林”,在创新防治工作运行机制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与产权改革同步,管护工作也逐步加强。为了实现“种得活”、“管得好”,榆林各县近年来实行划定管理区、由乡村两级配备专职护林队伍,实行报酬与管护责任挂钩,把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到地块等管护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夏天,记者在神木县城参观东西两山8万亩绿化工程时,近4个小时的路程中发现很少有不活的树木。神木县林业局长刘国富说,该县由于管护与经济利益挂钩的政策明确,护林网建设不断完善,近3年所种树木中,成活率已经达到90%以上。

    作为国家级能源基地,榆林的“绿”,是建设高水平能源基地的必要条件。榆林市长李金柱告诉记者,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但使老百姓享受到了绿色的成果,而且正在极大地改善并提升着榆林的投资环境。现在,榆林干部群众对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形成了共识:环境也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