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筑了 地淤了 口粮田够了
林草爬上山,粮田退下川。畔沟村山高水高,几道拐沟拐岔全有水源。村委就通过项目帮扶、借贷等办法筹集资金,在两道沟的上游打坝淤地,近几年新打5座淤地坝,维修加固了4座,新淤平坦的坝地200多亩。
在正沟滩村小组,张彦彪和老伴正忙着锄禾半身高的坝地玉米。在这样偏远的拐沟见到了县电视台来的记者,两位留守老人高兴地说:“过去咱这坝地是一片黑水坑,绿旺旺的满滩水草,自从上游打住坝阻挡了流水,咱这儿就变成长玉米的良田啦!”今年村干部垫资3万元打了两座小型淤地坝,给40户人家改造出80亩肥沃的坝地。村里还计划通过引水拉土,削平横在坝地中间的山梁,再劈20多亩耕地。
淤了旱坝,畔沟村又从县上争来项目资金在脑畔塘打了两眼300多米的深井,灌溉种植脑畔沟新加固的坝地。还在对面山上打了1眼机井,架设了两公里高低线,在实施灌溉的同时,又解决了居住散户的吃水难。
村上还动员村民投工投料,用石头新筑了320米长的水渠。汩汩清泉从后沟的拱坝自流进田,沟台两旁的近200亩梯田成为沿沟两边村民的旱涝保收田。加之新淤的坝地,全村留守的100多名庄稼人有了充足的口粮田。村民胡永仁说:“有了口粮田,即便将来没了退耕还林补贴政策,咱也不会毁林种地了。”
民移了 人少了 植被保护了
近日,靖边县海则畔村异地开发移民工程开工实施,在这项总投资1362万元的工程中,政府要搬迁366户生存条件恶劣的白于山区农民,其中畔沟村将搬迁153户。一位列在搬迁计划中的村民兴奋地说:“呵呵,咱穷乡僻壤的爷们今后也能在生活条件优越的城畔畔上去享福啦!”
村委会主任周秉富被村民誉为“周改革”,在他的有力带领下,畔沟村的变化有目共睹。这位没有念过书的村干部有着很远的发展眼光,他说,绝大部分村民搬进城郊居住,为城里搞服务业赚钱,留在家里的培育山林,与邻村合力打造白于山区绿色生态氧吧。
如今油路已通到畔沟村,每架山头也都通了公路,交通很便利。加之这里清流飞瀑、高涯石壳、坝水游鱼,村里计划经过几年的努力,待畔沟村树大林密、草长莺飞之时,吸引城里人来这里垂钓赏绿,呼吸新鲜空气。
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独具慧眼的原靖边县农综办主任窦继贤说,以生态立村、生态移民、生态产业为主的“畔沟模式”,将会给陕西三大贫困山区之一的白于山区闯出一条建设新农村的城乡统筹发展新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