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新闻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新闻 > 县区新闻 >

陕西出台“27条”为榆林跨越发展提速

时间:2016-08-08 17:12来源:未知点击:

 去年11月,陕西省委常委会专门就促进我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榆林的跨越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使榆林成为陕西省除省会西安外唯一享受如此“待遇”的市。很快,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榆林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如今,5个月过去了,《意见》中提出的10个方面27条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得如何,本报记者深入榆林进行采访。 
 
  在榆林城的南门口,矗立着一座骆驼雕像。和深圳的“拓荒牛”一样,这“骆驼”也成为榆林人的精神象征:不畏艰难,负重前行。
   
  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耐力虽强,但速度慢。然而,让许多人难以想到的是,榆林这个曾是贫穷落后代名词的“沙漠之舟”,却在西部开发的大潮涌来后,借势发力,创造了堪比“深圳速度”的“榆林速度”:2002年以来,榆林经济增速连续七年居全省第一,最快时达23%,最慢时也达14.3%!榆林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已由原来的约二十分之一上升到去年的近六分之一。
   
  “西部开发看陕西,陕西发展看榆林”,在许多对榆林有所了解的投资商和媒体记者眼中,榆林,正在成为陕西的“深圳”。
   
  深圳之所以发展快,主要是因为有特殊的政策;而榆林要发展得更好更快,同样需要宽松的政策环境。于是,站在建设西部强省的战略高度,2008年11月,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举全省之力,支持榆林跨越发展的重要决策。
   
  促发展:省上制定“27条”
   
  从省内来看,“榆林速度”确实是可引以为豪的;但放在更大的范围看,榆林却很难自豪起来。
   
  撇开沿海的一些城市不说,就是在周边,也早已有城市把榆林甩在后边。近年来在能源产业项目上和榆林形成竞争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资源禀赋与榆林大体相同,人口比榆林少一半,但该市凭借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特殊政策,凭借敢闯敢干的精神,经济连年高速增长,去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60亿元,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名列第一。
   
  如何使资源优势巨大的榆林市在越来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进而为陕西建设西部强省做出更大贡献?这个重要课题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面前。
   
  自2003年以来,省上连续6次召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制定并加快实施了资源的“三个转化”战略。近几年,赵乐际、袁纯清等省上领导多次深入榆林调研指导工作,对榆林的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去年春天,省委政策研究室等部门组织人员就榆林的跨越发展进行专题调研,省委书记赵乐际在调研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去年10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正永又带领有关部门人员专程到榆林调研,形成了《促进榆林跨越发展的意见草案》。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去年11月7日,省委常委会专题讨论并通过了包括十个方面共27条优惠政策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榆林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主要体现为“放权、让利、搞活”。一是放权。按照“省上管规划、市县建项目”原则,全面下放项目审批权,实行项目备案制;调整资源配置管理方式,除重大转化项目实行按项目供应资源外,一般项目所需资源实行市场化配置;加快矿业权审批,支持榆林科学合理地设置矿权,化解资源矛盾;建立与GDP增长和比重相适应的土地指标分配体系;简化用地审批程序,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工业园区用地按批次审批,由市县按项目供地。二是让利。从2009年到2012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榆林发展专项资金;省市按1:2的比例,配套设立不少于3亿元的榆林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三年内将榆林上缴中央留省的“两权价款”20%部分的一半留给榆林市;对新入驻榆林的金融机构实行当年营业税增量全额退还;2012年前将由市县上解省级的15%排污费留市级专项使用;2012年前将在榆林市境内征收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分成比例由现在的省级与市县4:6调整为1:9,2008年9月底前欠缴的追缴后全部留给县级;逐步减少或免除县及县以下配套资金,扶持榆林南部六县发展;2012年前榆林南部六县工业新增税收全部返还当地;安排一定数量煤炭资源,由南部各县按股份制形式共同开发,用于满足南部县煤化工和盐化工项目需要。三是搞活。全力支持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这“两基地、一中心”建设,支持榆林不断加快物流、金融、会展、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支持建设榆林和绥德2个物流园区。帮助榆林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意见》对症下药,切中要害,从深层次提出了破解榆林发展羁绊的办法,对今后几年的主要发展目标进行了详细分解。
   
  抓落实:榆林借力扬帆
   
  “三九严寒何所惧,‘二十七条’到榆林”。
   
  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榆林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一出台,就给正经受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和最寒冷天气的榆林广大干部群众带来一股暖流。榆林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重新描绘发展蓝图,全力破解跨越难题。
   
  结合榆林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南北经济、产业结构、城乡收入“三大失衡”和交通、生态、水资源“三大瓶颈”等问题,榆林市委、市政府对二十七条优惠政策深刻领会,逐条对应、对接和分解落实,于3月下旬出台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意见》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将《实施方案》中的各项任务纳入年度计划和工作规划中,进行再分解、再落实。
   
  “二十七条”出台5个月来,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一些该下放的权力如项目备案权等大多已经下放,一些财税倾斜政策也正在逐一落实。现在,榆林总投资10亿元以下的备案项目,在所属县区就可审批了。
   
  而最让榆林人担心的,则是资源配置的优惠政策能否真正兑现。一位政府官员向记者表达了他的忧虑:如果当地的优势资源都一块块地让中央大企业划走,地方以后上的转化项目将无资源可配,一些工业园区很难搞起来。
   
  在榆林市发改委,一位科长表达了自己的另一种担忧:“项目备案等权力下放后,土地、环保、规划等许多部门的权力也随着下放,这对榆林市和各县区的公务员队伍是一个考验,因为权力就是责任,如果把握不好政策甚至滥用权力,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不管怎么说,二十七条优惠政策正在榆林快速落实并已初见成效:今年一季度,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下滑的榆林各项经济指标已全面回升。
   
  创辉煌:建设经济强市
   
  建设中国经济强市,是榆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三大目标中的首要目标。
   
  “27条”的出台和实施,无疑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关于进一步促进榆林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将榆林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产业重点发展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府高效服务试验区、资源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示范区、城乡统筹和强市富民先行地区。这也就是说,榆林正在成为陕西的一个“特区”。
   
  对于榆林这样一个“乌金遍地,油浪翻滚,底气十足,一盐难尽”的资源型城市来说,与其给投资,不如给更多的领先一步的政策,有了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没有钱可以有钱,没有人才可以有人才。二十七条优惠政策,使榆林在这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但要建成中国经济强市,榆林还需要更多的优惠政策。
   
  早在1996年,经济学家钟朋荣在为榆林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时,就提出过设立能源特区的设想。他说,像榆林这样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地方,应当给予特别优惠的政策,甚至应给予比当时深圳更加优惠的政策。
   
  对此,榆林市政府调查研究室主任李怀珠说,让国家单把榆林划为特区,不太现实,目前最可行的是,国家能设立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经济区,包括榆林、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及宁夏的一部分,能源经济区里统一规划、统一政策,这样就可以减少内耗,减少重复建设,在水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形成合力,如果这个能源经济区搞起来,一次性能源产量绝对全国第一,在国际上也将有强大的竞争力。

 

现在的问题是,榆林在资源开发转化中不仅没有享受到国家层面上的特殊政策,却有一些明显不合理的政策呼吁多年迟迟未得到调整。如资源税,榆林执行的标准与其它一些地方相比还偏低;财税纵向分配也失衡,2008年,榆林市上划国家和省上的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68.3%;榆林天然气管输营业税均由输入地收取,管道安全责任却要让当地政府承担;以2006年榆林的资源产量计算,因税收和税源严重背离,有80多亿元转移到上海、北京等地。
   
  也许,这种种不合理现象,会随着榆林成为名副其实的“特区”而消除。
   
  眼下,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榆林经济能否提速,在今后几年平均达到30%以上,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
  对此,榆林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都信心十足。他们说,只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用好、用活、用足省上的各种优惠政策,榆林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创造新的辉煌。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