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新闻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新闻 > 县区新闻 >

榆林:提升软实力 经济强市迈向文化大市

时间:2016-08-08 17:09来源:未知点击:

  当精彩纷呈的2011年榆林国际民歌艺术节达到高潮时,横山波罗古堡文化旅游节也隆重开幕;当陕北大秧歌在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广场和社区里扭得正欢时,靖边东坑镇伊当湾村的农民也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扭出丰收的喜悦;当首届书香榆林数字图书学生读书大赛接近尾声时,绥德县四十里铺镇麻地沟村村民在本村的农家书屋寻找着大棚菜种植知识……金秋时节的榆林大地,到处散发出能够熏陶人心的文化芳香,到处涌动着足以助推经济的文化力量。
  近年来,面对经济增速连年居陕西第一、文化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榆林的执政者深刻认识到,榆林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因为区域之间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矿产资源有枯竭的时候,而文化资源永远挖掘不尽。于是,他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文化强”战略,吹响了向西部文化大市加速进军的号角。
  作为西部文化大市建设的排头兵,榆林宣传文化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迎难而上,抓建设夯实文化基础,抓精品提升文化影响力,抓改革做大文化产业,使300多万榆林城乡居民享受到越来越丰盛的文化大餐。

  协调发展:吹响文化进军集结号

  榆林有得天独厚的煤、油、气、盐等矿产资源。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这些资源的加速开发与转化,榆林经济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经济总量由原来的倒数位置跃升到全省第二位。
  然而,在依靠矿产资源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榆林的文化软实力却“软”而无力。
  据统计,2004年,榆林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仅占到GDP的0.59%,即使在四年后的2008年,榆林市文化产业增速依然远远不及GDP的增速,增加值仅占GDP的0.62%,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除了这种经济学上的硬指标,在许多榆林人的记忆中,以前的文化生活确实单调匮乏。“那时的文化场所很少且条件差,哪有什么文化广场?位于榆林城南门口的‘工人文化宫’就是当时标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文艺活动也很少,好像只有每年正月十五的秧歌汇演吧?”一位家住榆林市区的居民说。
  其实,榆林不只有可以转化为能源产值的矿产资源,也有很多潜在价值巨大的文化资源。
  五千年仰韶文化、四千年龙山文化、三千年边塞文化构成了榆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多民族的杂糅、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融,使榆林大地荟萃了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西北最大的道教圣地白云山、大夏国都统万城等许多雄奇壮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涌现出了北宋杨家将代表人物杨继业、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明代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一大批英雄人物。
  榆林也有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这里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转折点,解放战争的出发点。
  榆林更积淀着厚重的黄土文化资源。从这里唱响的《东方红》、《赶牲灵》、《三十里铺》、《兰花花》等一首首陕北民歌脍炙人口,陕北说书、绥德石雕、榆林剪纸等许多民间艺术令人惊叹。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这些文化资源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景观显得落寞,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受着冷遇,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举步维艰,加之公益文化事业的滞后,导致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来,榆林文化被飞驰的经济列车远远甩在了后边。
  对此,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说:“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可近年来,榆林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建设明显滞后,榆林文化的现实影响力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相适应,所以,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快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文化需求。”
  正是基于这样清醒的认识,“十一五”期间,榆林市在原来的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基础上响亮地提出建设西部文化大市的奋斗目标,并相继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
  榆林文化,从此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软”“硬”兼施:高奏文化建设进行曲

  在已入住1万多中低收入居民的榆阳区经济适用房小区金阳社区,记者看到,图书室、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让居民文化生活的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不少居民正在参加着活动。社区党支部书记秦建国告诉记者,在榆林城区,像他们这样的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点已建设了100多个,每个活动点配送了价值6000元左右的娱乐健身设备、器材,并为每个活动点招聘了2名下岗职工作为专职文化协管员,为社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在靖边县东坑镇今年竣工的文化广场和文化站里,每天都有上千名群众来这里读书、下棋、扭秧歌、写字绘画,副镇长慕为淼对记者说:“目前,全镇群众的文化活动多种多样,仅村级文艺表演队全镇就已组建12支,参演群众达600余人。”
  近日,穿行于硕果飘香的榆林,记者看到,不论城乡,不论贫富,广大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都越来越丰富。这正是几年来榆林加大文化建设力度、软件硬件同时抓的结果。
  “十一五”以来,榆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加名副其实:建成了展览馆、汉画像石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完成古城步行街及榆林剧院改造,完成了榆林市文化艺术中心、榆林市图书馆、榆林市博物馆、榆林市民俗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新闻大厦、科技馆、档案馆、古城墙修复、镇北台文化广场、红石峡摩崖石刻等项目顺利推进。
  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支持各县区新建文化艺术中心2个,新建和改造图书馆、文化馆10个、影剧院5个,新建和维修了173个乡镇文化站,新建“农家书屋”988个,为全市823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配送了设施设备,完成了全市12个县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建设,实施了4256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在完善文化硬件设施的同时,榆林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宣传文化系统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举办陕北秧歌汇演、书画展览、文艺晚会、民俗文化一条街等活动;积极组织激情广场大家唱、科技之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群众文化进社区、先进文化进农村、送欢乐下基层、农村电影“2131”工程,仅2010年全市就下乡送戏2000多场、送书3万多册、送电影65610场。
  为了保护好文化资源,榆林还实施了李自成行宫等一大批文保单位维修工程,整理出版了《陕北民歌大全》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辑。在获得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集体称号的榆阳区文化馆里,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刘宏飞对记者说,目前,全市已有榆林小曲等9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北民歌等24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1项。
  要打好文化突围攻坚战,就必须充分利用文化精品这个“特种部队”。近几年,榆林市制定了扶持文化产品生产的政策措施,建立了重点创作项目资助和激励机制,积极打造榆林特色文化品牌。他们参与、支持拍摄的电视剧《盘龙卧虎高山顶》、《解放》、《情怀》和纪录片《陕北启示录》、《路遥》已播放,电视剧《陕北汉子》、《米脂婆姨》即将播放,电影《统万雄风》、《赶牲灵》等正在筹拍;在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取得成功的同时,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六集电视系列片《民歌-中国》,开展陕北民歌进高校、进军营和到国外演出活动;开展了“八进榆林”和“五个一工程”活动,积极支持文艺作品创作,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成功举办六届榆林国际民歌艺术节和四届白云山论道。
  “鸡窝有了,缺少下蛋的鸡。”榆林的一位农民在看到文化站、农家书室建起后文化人才缺乏的状况时曾这样说。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榆林市及各县区根据中省六部门关于加强地方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大经费投入

,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乡镇、街道党委选配了专职宣传委员,行政村、社区至少选配一名专兼职宣传文化干事,并有计划地轮训。

  改革创新:谱写文化繁荣新乐章

  2008年,府谷二人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府谷县在人员老化、体制僵化的文化馆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新的演出团体府谷二人台艺术团。该团实行全员聘任制,演职人员向全社会公开招聘。这个晋陕蒙接壤区唯一的一家专业二人台演出团体,不仅很快就代表陕西省在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民歌二人台大赛中一举夺得唯一的一枚金牌,还于今年5月26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音乐会上,代表中国进行演出并获得巨大成功。
  这仅是榆林文化体制改革成功范例中的一个。
  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钱远刚说:“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互相渗透,密不可分,走不向市场的文化和没有文化内涵的经济同样难以发展。”
  为此,榆林市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让事业变为产业。
  2010年,榆林市7个市直文艺单位完成了改革。榆林日报社将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性业务从原单位剥离出来。市民间艺术团、文工团、电影公司的转企改制顺利完成。榆林电视台完成制播分离,成立传媒集团,下设5个二级法人。整合了文化市场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在原市文化文物稽查队的基础上,成立了榆林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今年,榆林各县区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目前12个县区已全面完成了电影公司、电影院和文艺院团的改革,32个改制企业挂牌成立。12个县区分别成立了广电传媒有限公司,9个县成立了文化综合执法大队。初步理顺了宣传文化系统管理体制,制定了报刊、影视、音像、文化娱乐业和多媒体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整合了文化资源,增强了活力和竞争力。
  如果说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创新则是文化发展的核心。
  由于对陕北秧歌、陕北民歌在表演形式和内容上的大胆创新,2010年5月25日,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由榆林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荣获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特别奖。
  由于在节会举办中的创新,榆林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影响一年比一年大。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博说,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榆林国际民歌艺术节,已经成为中国目前除广西南宁民歌节外影响最大的民歌节,成为榆林文化的一张闪光名片。
  同样因为创新,陕西文投影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榆林一家民营企业共同打造了榆林第一家超豪华五星级创新多功能电影院,设置7个豪华影厅和30个视听馆包厢,大大满足了榆林老百姓的观影需求;米脂、横山等县都在着力打造影视基地,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十二五”期间,榆林将投入百亿资金,大力实施“135531”工程,即围绕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宏伟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骨干企业“三大任务”,突出抓好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广电事业发展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产业发展工程“五大工程”,着力实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打造文化产业园区、强化政府主导地位“五大举措”,积极建设“30个文化项目”,推动文化大繁荣。
  改革还在深入,创新潮涌塞上,与时代共舞,让人民共享,榆林文化的乐章,将会更加生动嘹亮!

  资源的加速开发与转化,榆林经济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经济总量由原来的倒数位置跃升到全省第二位。
  然而,在依靠矿产资源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榆林的文化软实力却“软”而无力。
  据统计,2004年,榆林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仅占到GDP的0.59%,即使在四年后的2008年,榆林市文化产业增速依然远远不及GDP的增速,增加值仅占GDP的0.62%,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

平均水平。
  除了这种经济学上的硬指标,在许多榆林人的记忆中,以前的文化生活确实单调匮乏。“那时的文化场所很少且条件差,哪有什么文化广场?位于榆林城南门口的‘工人文化宫’就是当时标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文艺活动也很少,好像只有每年正月十五的秧歌汇演吧?”一位家住榆林市区的居民说。
  其实,榆林不只有可以转化为能源产值的矿产资源,也有很多潜在价值巨大的文化资源。
  五千年仰韶文化、四千年龙山文化、三千年边塞文化构成了榆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多民族的杂糅、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融,使榆林大地荟萃了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西北最大的道教圣地白云山、大夏国都统万城等许多雄奇壮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涌现出了北宋杨家将代表人物杨继业、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明代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一大批英雄人物。
  榆林也有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这里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转折点,解放战争的出发点。
  榆林更积淀着厚重的黄土文化资源。从这里唱响的《东方红》、《赶牲灵》、《三十里铺》、《兰花花》等一首首陕北民歌脍炙人口,陕北说书、绥德石雕、榆林剪纸等许多民间艺术令人惊叹。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这些文化资源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景观显得落寞,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受着冷遇,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举步维艰,加之公益文化事业的滞后,导致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来,榆林文化被飞驰的经济列车远远甩在了后边。
  对此,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说:“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可近年来,榆林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建设明显滞后,榆林文化的现实影响力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相适应,所以,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快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文化需求。”
  正是基于这样清醒的认识,“十一五”期间,榆林市在原来的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基础上响亮地提出建设西部文化大市的奋斗目标,并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
  榆林文化,从此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软”“硬”兼施:高奏文化建设进行曲

  在已入住1万多中低收入居民的榆阳区经济适用房小区金阳社区,记者看到,图书室、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让居民文化生活的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不少居民正在参加着活动。社区党支部书记秦建国告诉记者,在榆林城区,像他们这样的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点已建设了100多个,每个活动点配送了价值6000元左右的娱乐健身设备、器材,并为每个活动点招聘了2名下岗职工作为专职文化协管员,为社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在靖边县东坑镇今年竣工的文化广场和文化站里,每天都有上千名群众来这里读书、下棋、扭秧歌、写字绘画,副镇长慕为淼对记者说:“目前,全镇群众的文化活动多种多样,仅村级文艺表演队全镇就已组建12支,参演群众达600余人。”
  近日,穿行于硕果飘香的榆林,记者看到,不论城乡,不论贫富,广大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都越来越丰富。这正是几年来榆林加大文化建设力度、软件硬件同时抓的结果。
  “十一五”以来,榆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加名副其实:建成了展览馆、汉画像石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完成古城步行街及榆林剧院改造,完成了榆林市文化艺术中心、榆林市图书馆、榆林市博物馆、榆林市民俗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新闻大厦、科技馆、档案馆、古城墙修复、镇北台文化广场、红石峡摩崖石刻等项目顺利推进。
  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支持各县区新建文化艺术中心2个,新建和改造图书馆、文化馆10个、影剧院5个,新建和维修了173个乡镇文化站,新建“农家书屋”988个,为全市823个村级文

化活动室配送了设施设备,完成了全市12个县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建设,实施了4256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在完善文化硬件设施的同时,榆林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宣传文化系统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举办陕北秧歌汇演、书画展览、文艺晚会、民俗文化一条街等活动;积极组织激情广场大家唱、科技之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群众活动;积极组织激情广场大家唱、科技之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群众文化进社区、先进文化进农村、送欢乐下基层、农村电影“2131”工程,仅2010年全市就下乡送戏2000多场、送书3万多册、送电影65610场。
  为了保护好文化资源,榆林还实施了李自成行宫等一大批文保单位维修工程,整理出版了《陕北民歌大全》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辑。在获得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集体称号的榆阳区文化馆里,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刘宏飞对记者说,目前,全市已有榆林小曲等9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北民歌等24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1项。
  要打好文化突围攻坚战,就必须充分利用文化精品这个“特种部队”。近几年,榆林市制定了扶持文化产品生产的政策措施,建立了重点创作项目资助和激励机制,积极打造榆林特色文化品牌。他们参与、支持拍摄的电视剧《盘龙卧虎高山顶》、《解放》、《情怀》和纪录片《陕北启示录》、《路遥》已播放,电视剧《陕北汉子》、《米脂婆姨》即将播放,电影《统万雄风》、《赶牲灵》等正在筹拍;在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取得成功的同时,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六集电视系列片《民歌-中国》,开展陕北民歌进高校、进军营和到国外演出活动;开展了“八进榆林”和“五个一工程”活动,积极支持文艺作品创作,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成功举办六届榆林国际民歌艺术节和四届白云山论道。
  “鸡窝有了,缺少下蛋的鸡。”榆林的一位农民在看到文化站、农家书室建起后文化人才缺乏的状况时曾这样说。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榆林市及各县区根据中省六部门关于加强地方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乡镇、街道党委选配了专职宣传委员,行政村、社区至少选配一名专兼职宣传文化干事,并有计划地轮训。

  改革创新:谱写文化繁荣新乐章

  2008年,府谷二人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府谷县在人员老化、体制僵化的文化馆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新的演出团体府谷二人台艺术团。该团实行全员聘任制,演职人员向全社会公开招聘。这个晋陕蒙接壤区唯一的一家专业二人台演出团体,不仅很快就代表陕西省在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民歌二人台大赛中一举夺得唯一的一枚金牌,还于今年5月26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音乐会上,代表中国进行演出并获得巨大成功。
  这仅是榆林文化体制改革成功范例中的一个。
  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钱远刚说:“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互相渗透,密不可分,走不向市场的文化和没有文化内涵的经济同样难以发展。”
  为此,榆林市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让事业变为产业。
  2010年,榆林市7个市直文艺单位完成了改革。榆林日报社将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性业务从原单位剥离出来。市民间艺术团、文工团、电影公司的转企改制顺利完成。榆林电视台完成制播分离,成立传媒集团,下设5个二级法人。  整合了文化市场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在原市文化文物稽查队的基础上,成立了榆林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今年,榆林各县区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目前12个县区已全面完成了电影公司、电影院和文艺院团的改革,32个改制企业挂牌成立。12个县区分别成立了广电传媒有限公司,9个县成立了文化综合执法大队。初步理顺了宣传文化系统管理体制,制定了报刊、影视、音像、文化娱乐业和多媒体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整合了文化资源,增强了活力和竞争力。
  如果说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创新则是文化发展的核心。
  由于对陕北秧歌、陕北民歌在表演形式和内容上的大胆创新,2010年5月25日,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由榆林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荣获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特别奖。
  由于在节会举办中的创新,榆林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影响一年比一年大。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博说,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榆林国际民歌艺术节,已经成为中国目前除广西南宁民歌节外影响最大的民歌节,成为榆林文化的一张闪光名片。
  同样因为创新,陕西文投影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榆林一家民营企业共同打造了榆林第一家超豪华五星级创新多功能电影院,设置7个豪华影厅和30个视听馆包厢,大大满足了榆林老百姓的观影需求;米脂、横山等县都在着力打造影视基地,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十二五”期间,榆林将投入百亿资金,大力实施“135531”工程,即围绕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宏伟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骨干企业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宏伟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骨干企业“三大任务”,突出抓好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广电事业发展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产业发展工程“五大工程”,着力实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打造文化产业园区、强化政府主导地位“五大举措”,积极建设“30个文化项目”,推动文化大繁荣。
  改革还在深入,创新潮涌塞上,与时代共舞,让人民共享,榆林文化的乐章,将会更加生动嘹亮!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