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新闻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新闻 > 县区新闻 >

陕西发现李自成故居遗址 为有效保护暂不大

时间:2016-08-08 17:04来源:未知点击:

遗址入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村民耕地掉洞里

  发现多处古窑洞

  在资料记载中,推翻明朝统治,建立大顺政权,号称“闯王”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是陕西省米脂县人。据史料记载,李自成原名鸿基,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出生于怀远堡李继迁寨,为明朝陕西省米脂县双泉里二甲人。

  《米脂县志》记载:“米脂李姓,分太安里二甲李氏和永和石楼李氏。一支是太安里二甲,李自成家庭属太安里二甲,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而另一支李氏是由山西永和石楼县迁移到米脂的,二支李氏不属于同宗同室。太安里二甲的李氏,是一大族,遍及米脂城乡各处。”

  “当年李自成是米脂县人,现在李自成算是横山县人。”陕西省横山县李自成研究会会长崔青对记者说,历经多次行政区划,明朝米脂县双泉里二甲今为陕西省横山县石窑沟办事处长峁墕村,怀远堡李继迁寨今为横山县殿市镇李继先村。因为这种变化,如今在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有李自成行宫,在横山县有李自成祖庙。两地都自称李自成故里。虽然李自成出生在横山县,但因缺少足够的实物证据,横山县李自成故居并不被太多人所知。

  这次,横山县证明自己的机会来了。

  按照横山县李自成研究会副会长方治恩说法,去年6月25日上午,长峁墕村民冯广玉在该村一处叫敞阳湾的地方耕地时,掉进一个洞穴,竟然发现了一孔窑洞的顶部。随后,横山县文管部门在现场采集了部分瓷片,并将此事上报给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队。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队副队长郝志国率考古队对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古钻探,“从现场看,该处为一面东微朝南的陡峭坡地,坡度较大,四面山坡环绕,一条自西南向东北的深沟蜿蜒流过。现窑洞已坍塌不用,因水土流失,窑洞遭掩埋成坡地。”

  经榆林市考古勘探队钻探得知,此处为一排窑洞式居住遗址。平面呈簸箕形,在南北长200米范围内,分布有14孔窑洞。其中13孔面向东南,一孔面向西南,组成一个院落。根据高差线,院落东西宽当有30余米。院落南部发现碾盘一个。

  分析出土瓷片 确定为明晚期窑洞

  根据历史记载,长峁墕一代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黄土覆盖厚,地表遍布丘陵沟壑,易于开挖窑洞。龙山晚期这里的先民就以地穴式、半地穴式房子居住。历史时期除少量砖木结构建筑外,平民基本居住于窑洞,“人皆辟土穴以居,数十里若比邻”。

  “这组院落式窑洞建筑应当说是当时一户人口较多的大家族的聚居区。14孔窑洞室内面积达319.98平方米。由于只做了钻探,且布孔有限,钻探结果难以全面反映各个窑洞内生活设施的布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邢福来对记者说,不过几乎所有窑洞内都发现了踩踏面、草木灰屑,踩踏面厚3-5厘米,部分窑洞内发现石板残片,也发现了灶坑灰,说明这些窑洞曾经长期有人居住、活动。

  除了发现人类活动的迹象,这次考古发现还出土了多件瓷碗残片和黑釉瓷缸残片、一件残铜簪、一枚“开元通宝”铜钱。“从采集的瓷片分析,长峁墕发现的这组院落式窑洞建筑使用年代应当为明代晚期。”邢福来说,这个时期与李自成生活的年代相符。

  《塘报》记录方位地貌与遗址吻合

  这些年,为了寻找李自成故居的证据,崔青曾收集了许多关于李自成的史料,“有关资料记载中直接提到李自成在长峁墕的故居所在地的有边大绶的《塘报》、横山学者曹颖僧先生所著的《延绥揽胜》以及《米脂县志》等。”

  当年李自成义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在占领河南洛阳、南阳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时任米脂县令边大绶得到指令,“带领箭手三十名、乡夫六十名及艾诏、李诚等”去刨李自成家的祖坟,以断其龙脉。其间,边大绶两次向陕西总督写出《塘报》,详细记述了掘墓路线。文中写道:“……又一里许,见窑舍十余处,墙垣尚存,即闯之庄院也。又过一山,至其墓地……”

  在崔青看来,根据《塘报》所记路线、里程、方位、地貌特征等都与这次发现的遗址基本吻合。“《延绥揽胜》和《米脂县志》提到李自成祖坟和庄院在黄龙岭上,与这次发现的遗址大致相同。”

  “根据现有材料,可以确认李自成故里在今天的横山县长峁墕村。而根据长峁墕村敞阳湾区域的明代民居遗址的考古发现,可以初步认定李自成故居在此遗址内,但具体是哪一孔窑洞或者是哪几孔窑洞,还需要通过科学的考古发现及论证来进一步确认。”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毛佩琦教授说,根据现有的史料和文物可以得出上述结论,但是学术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没有止境的过程,要让上述结论更加坚实更加肯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按照崔青的说法,遗址周边村庄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李自成的传说。

  “李自成出生的李继迁村附近山上有李继迁驻兵寨,村子后沟内有一古土窑,传为李继迁转兵洞。距转兵洞不足50米,就是李自成出生地,现被淤泥掩埋。”崔青说,李自成出生后不久随父母回到了几代居住的长峁墕村。在这里。留下了闯王台、揽工窑、饮马泉、羊圈、旗杆、龙碑等活动的印迹。

  这次发现的遗址并不能很快呈现出来。由于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上述敞阳湾遗址目前完全在黄土的掩埋之下,考古队仅通过考古钻探、表层调查等方式进行考古研究。

  “为了有效保护,遗址暂时还不能进行大规模发掘,担心发掘之后遭遇水土流失,造成对遗址的破坏。若能在遗址上方搭建一个像秦兵马俑坑上方的棚子,再做好相关保护,就可以发掘了。”崔青说。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