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新闻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新闻 > 县区新闻 >

榆林市土地流转面积187、4万亩居陕西省第一

时间:2016-08-08 17:04来源:未知点击:
   近年来,榆林通过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措施。土地流转规模由最初的几亩、几十亩、上百亩发展到一次性流转几千亩,农村土地流转成效日益凸显。截至今年6月底,流转面积187.4万亩,占全省土地流转面积的32%,流转面积居全省第一。

  流转形式丰富多样

  我市农村土地流转经过多年的发展,由原始的互换和转包逐步发展为转让、出租以及股份合作等形式,由自发流转逐步向依托乡村集体组织规范有序地推进,同时,承包经营由所有权、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逐步向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并行发展。

  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在已流转的187.4万亩农村土地中,转包65.6万亩,股份合作54.3万亩,互换37.5万亩,出租30万亩。其中,流转的方向主要是农户,占到流转总面积的70%,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其次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现代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流转周期也由过去农户之间1至3年,甚至一季一签的短期流转,正逐步形成农户—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10年期限为主的中长期流转,部分地方流转期限达到20年。

  近年来,我市各地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流转模式不断创新,涌现出榆阳区的“赵家峁模式”,神木县的“尔林兔模式”,米脂县的“孟岔模式”,绥德县的“裴家峁模式”等典型代表。其中榆阳区余兴庄办事处赵家峁村以集体经济作支撑,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将农户承包的土地分片整合,建设大棚,统一流转,在促进土地连片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有效实现了农户增收和农业增效。

  流转区域差异明显

  由于我市南北县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土地流转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北部滩水地区规模流转较多,数量较大;南部丘陵沟壑区零散流转较多,数量较小。北部6县区流转土地125万亩,占全市土地流转总量的近70%,仅榆阳区流转面积达65万亩,而南部6县流转土地只有63.4万亩。

  为了更好地促进土地流转,榆阳区、神木县、横山县分别出台促进土地流转的扶持奖励政策。横山县制定《关于加快无定河芦河沿岸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突出资金扶持、政策扶持、科技扶持等一系列扶持措施,推动“两河”沿岸土地规模流转。

  我市不同地区因土地质量、区位条件、流转期限等不等,土地流转价格也不等。流转价格总体表现为中长期低、短期高,种粮低、种经济作物高,农用低、非农用高。偏远山区土地零散,立地条件差,流转价格每亩为30至80元;平坦地形灌溉和耕作条件好,流转价格每亩为500至800元;城镇近郊区少量用于非农化的土地,流转价格每亩在1500元左右。

  流转成效日渐凸显

  随着土地流转不断加快,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有效增加了流转区农民的收入,特别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实现了规模效益。

  靖边金坛公司在该县海则滩村承包期限为20年的沙地3000亩,种植脱毒马铃薯。公司前期一次性投入近300万元,用于沙地的整理复垦,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指针式喷灌等生产设施购置,仅去年亩产马铃薯4500公斤,亩产值达4000元。

  规模化生产使农业先进的集成栽培、旋转喷灌等技术得以推广,粮食产量也大幅提升,在播种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我市粮食产量由2005年的106万吨增加到去年的154万吨。通过土地流转,也加快了设施农产品生产区建设。目前我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农产品种类繁多,特别是近两年,草莓、香瓜、樱桃等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有序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子洲县水地湾后湾村九龙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本村70%的农户入股,参与生产、经营和管理,每年户均收益7450元,形成“工资+租金+分红”的稳定收入来源。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