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叠叠的老旧房屋早已经被现代化高楼大厦所替代,除了沿街两侧的建筑外,我们已经很难再找到更多的古老记忆。
新明楼: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也称新鼓楼、南鼓楼,位于榆林城内南大街。1982年列为榆林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明楼是六座古楼中艺术性最高的楼。
李学仕巷门牌楼:相传李学士巷内曾住过一位李姓进士,才华超群、远近知名,百姓遂以巷名。
凯歌楼:位于榆林榆阳古城城中心,为三拓榆阳城中城的南门,原名怀德门。建于明宏治五年。楼台高八公尺,台下有由南到北的劵洞,为榆林诸楼之冠。文革初更名“团结楼”,1974年为修建外贸大楼被拆,2005年又在原址复修。
钟楼:最早的钟楼建筑于现在的榆林榆阳古城的鼓楼以北的大街上,即现在钟楼山下的北大街上,建筑年代无从考证,据传约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后毁于清末的战火。
新钟楼:位于榆林城内大街中心,为仿西洋式建筑。民国10年(1921)榆林绅士白伯英、郭维藩等在为井岳秀祝寿时倡议建“井公祠”,即在榆林大街原被火焚牌楼的旧址动工,次年落成,取名“长春楼”,后改为榆林钟楼。1975年因嫌钟楼影响交通而被拆除,2005年重建。
榆林钟楼附近:除了电信局外,其他建筑已经基本已经消失不见了,而以前建设独特的警察局办公区也早被其他仿古建筑所代替。
这张照片是提供者王珂老先生拍摄于1988年,照片中的几个女孩,早已各自成家立业,有了各自的生活,如今近三十年了,真可谓物是人非。
榆林老城街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全长2.1公里,距今已有数百多年的历史。文昌阁、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依次排开,有“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榆林市:又名“驼城”,位于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区,是陕西省最北部的一个地级市。榆林是明代的九边重镇之一,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
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些历史的印记都曾遭到损毁,有些甚至被彻底摧毁,榆林市先后投入5500万元,维修了三座被毁坏的古阁,还重新复建了被拆除的鼓楼、凯歌楼等三座骑楼。如今六座古楼依旧璀璨夺目,楼洞之下依旧车水马龙。
时光流逝,不留一点痕迹,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已经彻底消逝,让我们唏嘘的同时,也曾懊悔,有种穿越历史的冲动。可惜,如今的我们也只能在昔日的照片中才能寻找当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