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米东、米西地区建立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国民党增派驻军,镇压红军和革命群众。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进驻米脂,协助建立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陕甘宁边区,铁蹄蹂躏米脂。西北野战军诱敌深入,著名的沙家店战役一举歼国民党军6000余人,扭转了西北战局。
经过陕北红军、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及中共米脂县党组织领导的民兵游击队员前仆后继、英勇战斗、流血牺牲,为人民大众的翻身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英名和不朽功绩将永载史册,流芳百世。
第一节 兵事纪略
秦时,蒙恬率兵30万夺取河套以南地区,屯兵戍守。汉文帝初年(前179),匈奴右贤王进入河套以南掠夺,丞相灌婴率车骑8.5万到高奴(今延安),然后向北推进,将其逐出塞外,历时3年。后元(前163~前158)6年间,军臣单于派兵南犯甘泉、长安,经过今县境,汉将周亚夫奉命驱逐二景帝中元(前149~前144)6年内,“飞将军"李广镇守上郡,威慑匈奴人。武帝元朔5年(前124),大将卫青率3万骑兵赶走入侵上郡的匈奴兵马。此后,边战断断续续,县境内常有兵旅往来或厮战。
东晋、北朝时期,先后有匈奴首领郝散、刘曜、张平,鲜卑首领薛勃、薛干等在境内用兵。赫连勃勃建大夏时囊括县境。
隋代,突厥首领沙钵入侵。隋末,梁师都勾结突厥人反隋,割据雕阴(今绥德)、延安等地,建梁国,唐初兵败被杀。唐大历十三年(778),吐蕃2万兵马入境掳掠党项人牛羊马匹,郭子仪派李怀光击退。贞元二年(786),马燧出任招讨使,再败入侵吐蕃军队。
宋代,党项羌头领李继捧依附朝廷,其族弟李继迁出奔地斤泽(今神木红碱淖,另一说在内蒙古)。雍熙二年(985),李继迁袭击葭芦,占银州(今境属银州),之后时降时反,征战不休。1038年,继迁孙李元吴建西夏后,宋夏拉锯战更加频繁。熙宁四年(1071),驻守清涧的宋将种谔率2万兵马攻打银州,与西夏梁乙埋交兵铁冶沟;西夏都枢使多腊在马户川(今马湖峪)与宋军作战,惨遭失败。元丰四年(1081),郧延路兵马总管种谔
攻占米脂寨,元丰五年(1082)宋夏大战永乐。崇宁四年(1105),北宋军队收复银州。以后金国灭亡北宋,金兵占据米脂县境,仍与西夏军队多次交锋。金兴定五年(1221),蒙古将领木华黎率兵夺取葭州、米脂、绥德等地。元统一后,境内无战事。元末,贺洪、高庆起兵,占据县境,与元将巴颜贴木耳交兵。
明代正德十年(1515),蒙古头目俺答率兵入榆林、米脂掳掠。嘉靖十九年(1540),河套蒙古酋长率轻骑经榆林破清平堡至米脂,被总兵周尚文击退。嘉靖四十年(1561)年,河套兵马再次入侵,守备谢世勋战死。崇祯三年(1630),李白成在米脂西部发动饥民起义,张献忠发动米脂18寨农民起义。崇祯九年(1636)、十六年(1643),李白成两次率兵回米脂。
清顺治元年(1644),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率清军从山西保德渡黄河南下,在米脂境内被李过、高一功所率大顺军牵制,相持战斗20余天。同治六年~九年(1867~1870),回民起义军多次入境,与清军和当地民团作战。
民国初年,米脂境内虽有流兵窜匪,但无重大战事。1934年7月,中共米东区委(1O月后为县委)领导米东特务队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受国民党驻军围剿,撤往吴堡。同年2月,陕北红军1O支队、1支队、23支队在米西区开展游击武装斗争,以后又相继组成红独立5营、米西基干游击队、米横独立营、米西游击独立师,1936年遭国民党军队“围剿"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