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民俗 > 文化艺术 >

逃 荒 记

时间:2016-08-08 20:40来源:未知点击:
   陕西延安府管辖地,习惯称“陕北”,是块群山起伏、布满沟沟岔岔的黄土地。在这数不清的山沟里住着许许多多靠黄土地生活的人。这地方,三年两头旱,全靠天吃饭。风沙、黄土时常漫天飞舞。黄黄的群山时常光秃秃。这里的人们过着贫困的生活,却仍依恋着这块穷土维持生命。这里四季分明,多见阳光,雨水不多。但若遇上大旱,烈日当空,河干、沟干、井干,大地干裂,草木不长。再加上官家、财主欺压,百姓只能四处逃荒活命。一家人逃荒在外的便成了“闯荡户”。似乎这是陕北人灾荒年求生的办法。
 
    明朝陕西延安府绥德州米脂县李家站村,住着米脂太安里二甲李姓,(这米脂太安里二甲李姓,是米脂最大的户头,分布在米脂大小三十来个村镇。)其中有一户人家,户主叫李世辅。他家十世务农,几经风雨,到他晚年,一家四代人起早晚睡,拼死拼活,总算从黄土地里挣出个不错的日子。
 
    就在李世辅一家日子越来越好过,越来越富裕时,官家差役来到了李家站村。差役用手指着“养马户”簿子对李世辅道:“依照大明国规矩,县老爷令你家从此升为官家“养马户”,这可是对你家的抬举了,快谢恩吧。”说着拿出一张养马户文约,让李世辅画押。
 
    李世辅颤兢兢道:“我家从未养过马,只怕喂养不好,如此奈何?”
 
    差役道:“这可是你的事!千万别犯了文约章法,如若差错怠慢,将马喂养坏了,除照价赔偿,还得处罚哩。当然这马也不会让你白养,每年自有报答。快快画押吧。”
 
   “恩……” 李世辅无奈,只得勉强画了押。
 
    差役指着“养马户” 簿子又道:“李世辅听着!分你喂养母马两匹,小马驹一匹。即日去米脂驿站马场领回,不得有误。”
 
   “是……” 李世辅只得应命。
 
    原来,“养马户”是官家选定富裕农民承担的官府里役,为的是怕马养不好或马有个三长两短好让赔偿。文约虽规定养马户酬劳从村民中征收,但这酬劳有一下没一下,遇上荒年就无人管了。官家让喂养的母马是为了专门生驹子的,驹子喂养大了,便要交回官府使用。因此养马户的母马按时生不了驹子,也要受到处罚哩。而且差役时常来查看喂养情况,一不如意便处罚。所以人人害怕当官家养马户。
 
    李世辅自当了官家养马户,不知如何养马才好,整天提心吊胆地精心饲养。他让儿子李海、孙子李守忠、十四岁的曾孙李自立上山干农活,捎带帮他打马草。他自己则一心一意在家守着两匹母马和一匹小马驹,没白天黑夜,不是喂马、饮马,就是拉着遛马,还要一个劲为马铡草、蒸料、梳毛除尘。一不小心不是让马踢,就是让马咬。好不容易到了年底,那两匹母马竟都怀上了小马驹,一家人都高兴万分。
 
    第二年,烈日天天高照,大地干旱,庄稼没长起,连草也没长起,黄土山个个光秃秃的,在烈日下,像蒸熟的黄馒头冒着青光。沟里河里没有了水,井中的水只能分着吃。看来是一个少有的荒旱年。李世辅喂的马少草没料,连饮马的水也没处找。不久,两匹母马便饥渴而病。李世辅焦急万分,让全家人去到处找草找水,又将家中的粮水省下,喂养那两匹将要下驹的母马和小马驹。
 
    天旱日久,气候干燥,瘟病四起,小马驹不几天就死了。
 
    县衙门听说李世辅家喂死了小马驹,立刻令差役到李家站索赔。差役拿着文告来到李世辅家读到:“李家站养马户李世辅,养马大意,致死官马一匹,令即日赔偿白银百两。有银出银,无银以地、粮、物折价赔偿。若再敢喂死马匹,定当重责赔偿!”
    李世辅听了宣读软倒在地到:“啊呀!天呀!我是下心下里喂养马的,全是老天不下雨,年头荒旱啊,不是我的过啊!”说着大哭起来。
 
   一家人见李世辅恸哭,也都哭了起来,求差役们开恩。
 
   差役道:“我们是奉命办事,岂敢违抗,你们还是快快拿银子来,免得麻烦。”
 
   李世辅道:“家中没多少银子,只有这几年置买的几垧土地和去年剩余的一点粮了。可那粮是全家人荒年和喂马的救命粮啊!
 
   差役们不耐烦地催促道:“快!先把银子拿出来,看够多少,再说地和粮。”
 
   李世辅只好将家中仅有的三十两银子取出给了差役,又忍痛卖了些土地,可仍不够赔偿,万般无奈,只得将家中的救命粮拿些折价,才算打发走了差役。
李世辅没了银两,少了土地,度荒年的救命粮也没几颗了,全家人眼睁睁看着日月难过,还要喂养马匹,一时都几的唉声叹气。李世辅想起了养马酬劳,便去找村里负责征收的里长道:“我养马一年多,该给些酬劳了。”
 
    里长道:“按说是该给了,只是年头荒旱,一时如何收得。咱这一村子人,一笔写不成两个李,还不都是一老家子。你只好等等再说吧。”
 
    李世辅听了里长的话,只得叹着气回了家。
转眼到了两匹母马下驹的日子,李世辅一家忍饥受饿忙前忙后,准备着接生。不想一匹母马驹子还未生下,就死了。另一匹母马虽生下小驹,可小马驹没奶吃,母马又没草料吃,不久竟相继死去。李世辅一家急得团团转,心想这下可把祸闯大了。
 
    知县得知李世辅家连死母马,驹子四匹的消息,大发雷霆,令差役马上到李家站索赔清帐,免去李世辅家养马户里役。
 
    差役奉命,一行数人,快马来到李家站,向李世辅宣读了文告。李世辅一听吓倒在地,人事不醒。全家人顿时号啕大哭。差役们将李世辅家土地能卖的卖了,东西能拿的拿了,洗劫一空,便离开了李家站。
 
    李世辅醒来,见家中财产、土地一无所有,连声大呼:“官家杀人啊-----”一时口吐鲜血,咽了气。李海见老父亲死了,一下子气哭死过去。守忠的妻子高氏本来体弱多病,见两位老人死去,也一头倒地昏死过去。李守忠与儿子呼唤着,将李海哭醒过来,再看高氏已离开人世。一家人喊天哭地,只好埋葬了李世辅和高氏。
 
    李海见家中没了土地、财产和吃的,这大荒年没发在李家站呆下去了,只得和老伴带着儿子李守忠、孙子李自立离开李家站,逃荒到了双泉堡。
 
    原来这双泉堡是一个集镇,因其大街东、西两头各有一个大水井,故名双泉堡。李海早知这双泉堡有不少同族姓李,于是才逃荒到此。镇上虽有生意,可李海即无本钱又不善生意,只能靠给人家打零工和在附近揽农活糊口为生。同族李氏告诉李海道:“你这样这儿几天,那儿几天,当个闯荡户,也不是长久之计。依我看,你祖孙三代善做农活,倒不如去长峁村开荒落户,比你当个‘闯荡户’强多了。那长峁村还有几户李姓与咱同族,只要你去了,说你是李家站李姓,他们定会帮你安家落户。”李海听了同族李氏的话,决定带着一家人逃荒长峁村落户。
 
    原来,这长峁村是米脂边远区,上大沟深,地多人少。李海夫妇和儿子李守忠、孙子李自立到了长峁村,果如双泉堡李豕所言,这儿住的同族李姓,听说李海是李家站来的,便热情的帮李海一家在长峁村安家落户,没粮给借粮,没物给借物,
亲如一家。李海便在长峁村安家落户了。
 
    李海一家在长峁村安家落户后,便和儿子李守忠、孙子李自立祖孙三代早起晚睡,不顾日晒雨淋,在荒山野洼里开垦土地。为了重新富起家来,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以报答乡亲们的关照,每到饭时,李海便让李自立回家送饭在地里吃,好多开些荒地。吃饭时,李海对儿子、孙子道:“没想到这儿有这么多荒地,这下好了,种地人只要有了地,还怕没饭吃!尔时多开荒,明年有个好收成,一本万利,不怕这日子过不了。三五年后,说不定还能富起来哩。”
 
    李守忠和儿子听着,高兴的笑了起来。
第二年一开春,李海便向乡亲们借来籽种、农具,一家三代早出晚归,在开好荒的十几亩地里,种上了庄稼。老天有眼,这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越来越好,到了秋收竟是一个丰收年。李海一家酬谢过支持他们的乡亲,可剩余的粮食还是多的没个好放处。李海与儿子李守忠一商量,祖孙三代便将多余的粮食背到离长峁村三十里的武家坡集市上去叫卖。这武家坡又名武镇,距米脂县城百里,一条官道畅通,是米脂叫繁荣的集市之一。李海祖孙三代卖了粮食,就在集市上置买了农具和家用品返回了长峁村。李海一家有了耕种农具,信心更足了,祖孙三代又不停地开起了荒地。第二年是个中等年头,李海家中新修了窑洞,门前又修了能上水浇的菜园子。为了耕种驮运方便,又来了两头毛驴。这一来。李海竟成了长峁村小有名气的富裕农户。
 
    这年冬天,村上有人想李守忠提亲,据说那女家姓吕,怀远人还是青头(指未婚女子)哩。家居长城脚下,距长峁村八十里地。李海便托人到怀远打问吕家门三户四,家庭为人。原来这吕家是良善农人。于是李海便黑李守忠定了这门亲。秋收后,选定良辰吉日,为李守忠娶过了门。
 
    据说守忠娶妻后,因妻子回娘家远,年年要来毛驴驮妻子回娘家一趟。路途经过一村,叫李继迁寨。这李继迁寨盛产各种家用瓷器,距怀远三十里,距长峁村五十里。这李继迁寨村住有太安二甲李姓,李守忠便与他们认了一家子。从此李守忠每到秋冬农闲季节,便个儿子李自立开始了贩瓷生意。经常赶着毛驴往返与怀远、李继迁寨,长峁村、武家坡一路贩瓷。这一来,李海家又有粮又有钱,竟成了长峁村的富人家。为李自立说媒的人,也接二连三找上了门。李海、李守忠选门当户对的给李自立结了婚。从此一家
人男耕女织,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有一年,长峁村春播无雨,土地干旱,无法入种。李海祖孙三代为此焦虑。忽然县衙差役到了长峁村,升任李海为官家“养马户”,命喂养母马三匹,即刻到米脂驿站马场去领马,强迫李海在文约上画可押。李海一家一想起往事,一个个犯起了愁。
 
    李海当了官家养马户,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唯恐官家的马养不好,官家又来找茬。地里的农活也难得精心耕耘,连秋冬的贩瓷生意也只好停了。
 
    谁知李海家自开始喂马,便连年荒旱,马无草料,人无粮。山上沟里草木不生,河干井干,李海家粮草一空。喂养的母马驹子先后饿病死去。官家接二连三上门催逼马债。李海只得将田地变卖,清还马债破了产。
 
    破产后,李海气病,卧床不起。守忠的母亲见家道破落,加之年迈体弱,经不得饥寒,不久身亡。李守忠痛哭流涕,忍痛将母亲埋上了山。守忠的儿子李自立因从小劳累,如今饥饿成疾,也病卧在床。李海在病床上泪流满脸对守忠道:“我们一家世代务农,为人从不敢干亏心事,对人总是忍让着。不想我们一家人辛辛苦苦,拼死拼活,日子一好过了,那官家就逼我们养马,可一养马,我们家就家破人亡,难以生活。看来这日子富了也不好。你爷爷总是想着富家,可结果后来哩,亡的亡,逃荒的逃荒。我们父子到了这长峁村,又想富家,结果和你爷爷一样,落得今天这般光景。以后我死了,你们父子能过且过,再不要为富家拼命辛劳了。这附近好的荒地没了,再难开荒富家了。穷人就是穷命,发了人家也不依呀!我本打算在这逃荒发了家,还回咱李家站去,也好孝敬祖宗。不想如今财散人亡,再还有何脸面见咱李家站父老啊!
 
    李守忠哭道:“全是狗日的官家害苦了我们一家,我与那狗官势不两立.....”
 
    李海哭道;“唉!这世道是官家的世道,一切都是他们的,穷人只是他们的奴才啊。”
    李守忠攥着双拳大声哭喊道:“我要有个厉害的儿子,定要杀了这些狗官!定要推翻这吃人的世道!让他们不得好死!!”
 
    从此,李守盅遵照父亲心愿,在不为富家而拼命奔忙了,也不想在富家了。但心理总是难忘一家人富裕时的欢乐,以及后来被官家害得一家人病的病、死的死、散的散、吃没吃、喝没喝,背景离乡,受尽折磨的情形。内心不由的升起一股冲天怒火,切齿憎恨起了那官家,真盼望友人能替自己报这深仇大恨。没承想,自己家中后来竟出了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不但为家里抱了仇,而且替天下的穷苦人出了气。这位英雄不是别人,就是他的儿子———鼎鼎大名的闯王李自成。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