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县殿市镇李继先村(原称李继迁寨),曾有一孔极为简陋的土窑洞(后来被坝水淤没),当地的老百姓都称它为“龙窑”。
传说三百多年前,李继先村住着一个名叫李守忠的平民,他年过五十。膝下无子,因而常积德行善。求神祈嗣。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手拄龙头拐杖,牵他到村庄附近的山上。对他说:“此地王气及盛,有出龙之象,择宅于斯最佳也。”他醒来后,就请了一个憎人,进沟上山,寻找宅址。当他把僧人领到梦中白须长者的地方时,僧人四下一看,果然此地气势不凡:数条山脉奋涌而来,有九龙相会之象。东西北三面环三,形成一条狭长而弯曲的双泉沟,两眼泉水汇流出沟(当地人称它为龙眼泉,现已干枯)。沟的西边,有土石结成的拔地而起的两座山峰相对峙,仿佛有两根直立的旗杆,另有状如玉玺的两个山茆相对而成,当地人称他为官印茆,除此,还有形似景阳鼓、龙钟塔的两个小山头分布东西两边。步入双泉沟,颇有进入龙门之感,于是,僧人就在这个群山环抱、龙泉萦绕的厂梁湾给他择定了背靠龙脉,面临西山的宅址。并选了动土的日子,过了几天,即是动土吉日,李守忠来到宅基地,抡撅扬铣,挖起摇动来。他起早摸黑,挖了十来天,一孔很不打眼的土窑洞便挖好了。窑就之日,里边五光十色,紫气萦绕,墙壁生辉。天地呈祥。李守忠两口真是眉开眼笑,欢喜万分。可是他盼妻生子的希望还没实现,只好耐心的等待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到了第二年,他喜庆的日子终于盼来了———妻子已经怀孕,并于这年八月已已酉时,在这孔简陋的土窑洞内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闯王。传说生闯王时,这里电闪雷鸣,风云滚动,沟里就地起水三尺,天地连成一片,窑内,守忠妻子腹痛难忍,手撑着墙壁。等到闯王降生落地发出“哇”地第一声哭声时,窑外电光起处,一条蛟龙腾空而下,窜入大浪,闯向南方,而窑里的墙壁上也显现出一条蛟龙的印子来。随着,雷电渐熄,大雨停泻。闯王在这土窑洞里就这样轰轰烈烈的诞生了。
几年以后,这个小男孩离开了生他的小窑洞,随着父母迁到几十里外的长茆村。但人虽迁走,原来窑掌墙壁上的那条蛟龙印子却依然存在,虽有好事者曾用锄撅试着刮他下来,可过一段时间,他又会碱蚀出来。于是,这里的群众就把这孔土窑叫成“龙窑”。到后来,李自成打起义旗,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做了大顺永昌皇帝,这个传说更是不翼而飞,流传各地,并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