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旦,在无定河西的大山里,离米脂县城六十多里,历史上一直隶属于米脂县,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组建新县,这才划归子洲县。
葫芦旦,是明末起义领袖李自成夫人高桂英的家乡,在这里,既有山名的传说,又有李自成与高桂英喜结连理的佳话。
相传很久以前,葫芦旦本是一座无名山,山上青草萋萋,绿树参天,燕舞莺歌,花香扑鼻。一天,从高空冉冉降下一团红云,眼看着接近山头,突然从这团红云中跳下一位眉清目秀的年轻人。原来这人正是上界葫芦大仙的小儿子葫芦旦,不知因为何事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勒令打入凡间重行修练。这葫芦旦眼见着这无名山山美景秀,十分高兴,决定在此定居。他在山湾里伐木搭架,结草披盖,修好了房屋,又在山下凿井汲水,屋前垦荒种地,还将父亲葫芦大仙送他的葫芦籽全部入种。说来也怪,这葫芦生长极快,没多久就扯丝抖蔓,开花结果,每一片叶儿间结了一个葫芦,个个粗大结实。葫芦旦就越发务弄的精心。
也就在这一年冬,这座无名山周边的村子里的人突然得了一种怪病,这怪病传染极快,人们一旦染上,忽冷忽热。冷起来盖上三床被子仍然冷的瑟瑟发抖;一忽儿又浑身发烧,烧得眉红面赤,全身滚烫,难受的哭爹喊娘。一时间,大家四处求郎中拜神灵,所有的办法全都想尽,可是无论怎样缭乱都不见效。时间不长,每个村子里都有许多人相继死去。
眼看着黎民百姓苦不堪言,一个个死亡,葫芦旦心急如焚,恨不能自己替代,有心解救,却无良方。猛然间,他想到黎民百姓全都染病,自己怎就安然无恙,莫非这与自己食用葫芦有关?想着想着他若有所悟,但是这么多病人,自己的那些葫芦用来治病那里够用。经过苦思冥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随即用晾干了的葫芦籽熬煎成汤,试着给一些村民喝下去,想不到喝了三五次居然立竿见影,随即好转。于是葫芦旦就将葫芦籽全部熬成汤,专门治疗闻讯而来的老百姓,救下了许多许多人的命。就这样,一场瘟灾得到扼制,百姓们都对他感恩载德,有的人居然迁家移民和他一块居住在这座山上。大家都尊称他居住的这座无名山为葫芦山,居住的村子为葫芦旦。
葫芦旦其人后来究竟怎样,不得而知,反正这葫芦旦村有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定居下来。话说到了明朝末年,葫芦旦村的一户高姓人家,一直务农为本清贫度日。这高家,有两儿一女,女儿居长名叫高桂英,大儿高立功,二儿高一功,全都强壮有力。高桂英年方二八就已嫁人,哪料好景不长,婚后不久丈夫夭折,可怜高桂英年纪轻轻就守了活寡,仍然回了葫芦旦娘家。
再说这高立功,出生之时,葫芦旦山上有一只大苍狼,突然声嘶力歇拼了命地嚎叫,桂英的母亲正在分娩难产,疼痛难忍,耳听狼嚎越发心烦意乱,连声喊叫丈夫快去赶狼。刚一喊叫分神,孩子呱呱坠地,随着这孩子落地的哭声,那苍狼再不嚎叫,顿时销声匿迹。父母很是惊奇,便为这高立功起了个乳名叫高狼。高立功长大成人后不甘于在葫芦旦终生务农,就去了银州驿(米脂城)当了一名监狱禁卒。这一年,李自成在延安打抱不平,打死一名地痞逃回银州,不料仍被官府抓获,打得伤痕累累,送入银州大牢。因是好友又归自己关押,高立功给他送茶送饭,格外殷勤。
有一天中午,高立功又去送饭,刚进狱室,猛望见李自成身上盘着一条水桶般粗的蛟龙,高立功大吃一惊,一失手摔碎了盘碗,拔腿就跑。李自成从梦中惊醒,见高立功跑出牢门,连忙喊他,高立功转回身来,哪里还有蛟龙,心中好不诧异,越发疑窦丛生。仔细一盘算,心中有了主意。于是趁着风高月黑之夜,打开李自成的镣铐,扶了李自成连夜滚爬着逃回了葫芦旦老家。
高立功将李自成带回老家后,李自成仍然遍体鳞伤,高桂英虽属女流,一来因这山野僻壤乡间农户无有那么多的讲究,二来这高桂英生性豁达大方,所以也不避忌,随即给他换洗衣裤,采药敷伤,精心料理饮食起居,这样一来,两人耳鬓撕磨,肌肤相触,无形间亲近了许多。李自成细观高桂英,只见她长得英气俊俏,身材高挑,齿白唇红,丰满动人,禁不住为之动情。
经过高桂英的精心料理,李自成的伤势很快好转,体力也逐渐恢复。这一天,高桂英要去窑脑畔山后的地里务弄她家种植的葫芦架,李自成愿同她一块前往帮忙,两人就一前一后出了家院,说说笑笑地行走在山间小路上。
由于老人们代代相传葫芦旦的故事,葫芦旦人一直有着种植葫芦的传统。高桂英领着李自成刚转过一个小山峁,突然间,山道旁草丛里一对受到惊吓的兔子窜出来,向山上狂奔而去。高桂英只顾着与李自成说笑毫无提防,反而也受惊吓,一转身扑进李自成怀里。起初,李自成以为高桂英突遇危险,出于本能立刻将高桂英抱在怀中,等到看清是一对兔子时,禁不住好笑,忽然觉得不妥,随即松手。哪知道他的手还未离开,高桂英早已反手将他搂住,仰脸凑上芳唇,本就都是过来之人,怎能体会不到个中滋味,随即相拥搂抱,双唇相吸,胶着了许久许久。于是两人吐露爱慕之情,言语滚烫,海誓山盟,唧唧我我,好不亲热。
本来,两人以为这山湾里无人,恰遇偶然突发之事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后,两人大胆地亲热,尽情地吐露心扉,哪料到头顶的山峁上正在锄地的高桂英父亲,将她俩亲热的情态尽收眼底,唧唧我我的甜言蜜语全部听去。情不自禁地欣喜若狂,顿时惊吓了这对情侣,急忙忙跑到葫芦架下,双双羞得好半天不敢对望,更不敢出声。
高桂英他爸跑回家后,一连声告知老婆和两个儿子桂英与自成的心事,立即作主为他俩操办婚事。一家人高兴万分,高桂英却很有主见,坚决不同意家人为她俩大操大办。二人成亲那天,高桂英别出心裁,亲手制作了好几道葫芦菜,他甚至将葫芦瓤子取出蒸熟后,和了白面下油锅一炸,再搭配其它蔬菜清蒸、红炖、爆炒、煮烩,那真是风味独特,色香形俱佳。李自成更是体会到了高桂英的良苦用心,双手端了盛满米酒的葫芦杯,豪气冲云地郑重承诺,娘子是为了让我永远记住这葫芦旦村,永远记住葫芦旦的神、人解民倒悬,扶危济困的行为,企盼我以葫芦旦为榜样,大干一番事业。尔今朝廷昏庸,官府腐败,欺压百姓,民不聊生,自成定要聚众起义,心系黎庶,为民作主,让穷人不穷,恶人不欺,富人难富,好人长寿……
李自成与高桂英在葫芦旦成亲后,与高立功商量着习武练功,他们在院子外的平梁上修建了练武场,坚持鸡鸣即起,刻苦练武,高桂英虽属女流,照样不甘落后。这样一来,村子里的人纷纷参加。一时间,葫芦旦村的人们习武成风。
有一天,一位从银州驿回来的乡亲对李自成言讲,银州城里已经传闻,葫芦旦有人聚众练武,大有反叛之隙,要他们早作防备。李自成一听,心中“格登”了一下,就与高桂英姐弟商量道:“如果惊动了官府,定然会派兵镇压,倘若这样,必将殃及百姓,惊扰乡邻。我等不如早作打算,尽快离开,以保这一方安宁。”事不宜迟,说走就走,于是夫妻俩收拾衣物器械,带了高立功、高一功等人连夜出走,奔往延安投靠高迎祥的起义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