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以来制瓷业开始兴起,宋元得到发展,明清形成亢渠村瓷窑沟,该村亢加育办瓷窑,制坯上釉技术不断提高,手艺传承数百年,到民国年间亢生成、白增耀等传人掌盘制瓷技艺更为娴熟。民国年以来,小川沟、李家站周围断断续续开办瓷窑(均为私人合股经营)。窑主、掌盘师傅、烧窑工、澄泥工按规定股份分红。产品为粗瓷器—缸、瓮、盆、罐、碗等。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瓷窑由孙渠、亢渠生产队承办。1977年,李家站公社办起瓷厂。社队瓷厂工人实行工分加补贴计酬。瓷厂产权和全部收入归公社或生产队所有,生产队瓷厂收入统一分配。1981年起,社队(乡村)瓷厂逐步实行承包。1987年李家站乡创办墙地瓷砖厂,同时派出工人去外地学习。1988年,引进咸阳陶瓷厂的瓷砖制造技术。1989年,通过反复试制,增多产品花色品种,降低成本,年产釉面瓷砖3.5万平方米,瓷器0.2万件,产品销售收入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