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民俗 > 人物 >

践行“两学一做”记榆林基层党员的“清道夫”

时间:2016-09-04 11:46来源:未知点击:
 
    胡真祥,中共党员,已经在榆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厂工作了逾9年。有人说他们才是这座城市环境保护的最后一道关卡。这里空气浑浊、恶臭扑鼻、蚊蝇漫天、老鼠乱窜,但对他来说,这样的环境早已习以为常。他辛勤挥洒着自己的汗水,为保障榆林城区60余万市民优质的生活环境站好了最后一岗。
     2016年9月1日,我们的工作人员前往位于榆林金刚寺村附近的垃圾处理厂。这里承担着处理市区60万人大约每天8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 每天早上都有百余辆垃圾车陆续开往处理厂,老胡除了指挥车辆倾倒垃圾到指定区域外,还需对各类垃圾进行后续处理作业。
     早晨5:30左右,各式各样的垃圾车先后进入垃圾场,老胡繁忙的一天也开始了。
     榆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厂于2006年正式开始接收城区生活垃圾,按照日均800吨的处理能力计算,10年间已经累计填埋了逾2900吨的城市生活垃圾。“过去这里是一条七、八十米深的深沟,如今垃圾已经逐渐和对面的山头齐平”。老胡意味深长地说。
     垃圾车进入指定的倾倒区域,随后推土车会将垃圾推平,推土车也是老胡和他的工友们自己开。有时候,老胡也会开玩笑说“垃圾处理工人,吃喝拉撒在垃圾堆,睡也要睡在垃圾堆”栏目组的同事都笑了,老胡也笑了。
     据老胡介绍,榆林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是按照国内通用的填埋法进行,早些年有些地方会先焚烧再填埋,但对空气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目前已经不再沿用这些方法。当我们问到垃圾污水会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时,老胡说:始建垃圾场的时候,就参照了北京、广州等一些城市的做法,先会在填埋坑池全部用隔离材料铺设,并用混凝土在底部和四周浇灌,防止后期垃圾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后续处理的过程中也是用了比较环保的办法,铺设沼气管道,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已经被接入国家电网。
中午12点,老胡在厂区的院子里吃饭,而这里距离填埋区域也仅仅几百米之遥。老胡说,虽然环境有些差,但咱榆林人就爱吃口熬菜。说罢要挽留我们的工作人员一起吃饭,被大家回绝后,他挠了挠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见我们又在拍他,老胡把铁锹杵在地上,立马站端正,说好好给自己照一张。老胡今年55岁了,与老伴一同住在垃圾处理厂的厂房里,由于长时间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长时间劳作他的一条腿有些瘸。老胡说:“走路必须得掂一下才能稳当些,小伙子们别笑老叔”。
谈到自己对于自己岗位的看法,老胡说,自己从业快10年了,挣得少点、累点、环境差点无所谓,作为共产党员得先想着大家,我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大家都能呼吸新鲜的空气,就值得了。
工作之余,老胡喜欢一个人站在高处眺望整个垃圾处理厂。每天800吨的城市生活垃圾,是这座城市高速生活节奏的真实写照。
     晚上8点多,也是城市垃圾集中处理的时间。先后会有几十辆垃圾车进入处理厂,老胡专注地对出入的车辆进行登记,并通过一旁的喇叭指挥车辆倾倒垃圾。
    一天的拍摄工作接近尾声了。然而,正是无数像老胡一样的城市“清道夫”,他们默默坚守、无畏奉献,演奏着一曲曲不寻常的绿色城市之歌。9年,老胡对这里已经有太深的情感,这里就是他的家,是他休憩的港湾。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