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远门
柔远门位于米脂县北大街,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修筑,是至今仅存的旧城城郭遗迹,城门洞墙体表面用錾刻直条纹石块砌成,里面是碎土石渣。通道为三券三拱高低不同的石拱形门洞连接而成,高9.7米,面阔14米,进深8.6米,北门口上镌刻“柔远”二字,风化严重,字迹剥落已看不清。一拱内的西墙有一长67厘米,宽50厘米的壁龛,横额处磨光石面阴刻“敬惜字纸”,是为尊重孔夫子,提倡人们珍惜字文化,节约纸资源,过往人们把遇到的空白小纸片或写上字的纸片拣起来放在敬纸楼中,然后烧之。象这种“敬惜字纸”的壁龛在东门、南门都有,现已毁掉。中拱东西墙面上各有直径约为18厘米的穿孔,是为关刹城门之用。原城楼歇山重檐阁,已毁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建硬山式城楼三间,于2001年9月坍塌。随着城市人口增多,北门洞不能满足过往车辆通行,后来把门洞向下挖了50—100厘米。1984年8月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投资200余万元进行了维修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