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寺石窟
毗卢寺石窟位于米脂县龙镇镇黑石窑村东大寺圪垯山北崖壁上,建于宋代。
毗卢寺借四季冰川运动后自然生成天然石窟建寺,单窟,砂岩质,坐东南南面西北,平面略呈半圆形,穹窿顶,高、宽、进深均约23米。洞口置门窗,接前廊,面阔三间,檐下施斗拱,新彩绘。窟内共有50余尊塑像,三教古佛居中,两边各类菩萨相陪,环绕四周为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大圣药王、帝君。窟后有一株天然石树,高3米,直径0.8米,底部树根突兀,树干纹痕逼真,石窟顶部呈现奇观尤如树冠展开,栩栩如生。窟前石砌平台,中设神路,门前立双斗式石旗杆一对,高约12米,直径30厘米,二龙盘绕,斗上雕人物、花卉图案。寺内现存天然石猴堪称一绝,高26厘米,耳、眼、鼻活灵活现,上肢自然从前合抱,下肢呈坐卧状,臀部肌肉椭圆,凹凸明显,形象逼真。寺内现存残碑可见“法之为教永平八年自西域而流/赞严土乐□界故奉之者/碎金镇南两间古刹黑石窑/永实乃灵山之讲城然/之为伽兰护”字样。
该石窟寺在宋淳化、元、清光绪年间均有修葺,民国十九年石旗杆已毁,1984年新立石旗杆、重塑像,2002年修窟口,新接前廊。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曾是地下党组织活动的地点。文革时期,石造像遭到严重破坏,2006年7月被公布为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10日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毗卢寺石窟为四季冰川运动之后形成,是米脂县境内发现较早的寺院之一,对研究陕北地区地质地貌变化及佛教传播历史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