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俗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民俗 > 社会风俗 >

宗教—基督教

时间:2016-08-08 21:49来源:未知点击:
基督教于明代由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天主教在本县短暂出现,没有公开活动。其教堂设在佳县宋家山,本县靠近佳县的姬家岔、燕家圪台、桃花峁等地有210人入教。民国十七年(1928)有103人(女49人)。大多为求天主保佑,“去灾免难”。后自动消散。  基督教在米脂的活动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月间,位于山西峪道河的汾阳基督堂(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一派)派牧师唐席古、侯德崇来米脂传教,先向一些商人宣扬“上帝造人”、“天主救世”。次年,建立教区,吸收商人艾德润等市民入教。光绪三十年(1904),教徒人数渐增。逢城镇集日、乡村庙会时唐、侯、艾等宣讲《马太福音》等,吸引群众入教。光绪三十二年(1906),美籍牧师裴万铎视察米脂教区,办理、传授洗礼仪式。  民国9年(1920),汾阳教堂出资在米脂城西街阳秃子湾购买窑产设教堂。民国11年(1922),师守道出任米脂县长,该人信奉基督教,每逢星期日到教堂做礼拜,人呼“洋县长”。绅士高照初等常常陪同。民国12年(1923)绅士李蕴华入教,城乡教徒增为上千人。其中多县内富裕阶层人物,穷人极少。教会逐步与地方权势勾结,欺压群众,官司打到县政府,教会往往受到袒护。  民国13年(1924),两个美国女牧师甘**、梅**来米脂,借考教会秘密搜集本县城乡政治、经济、物产、地理等情报。人口较多村镇建立基督支会,设宣道员主持会务。米脂教会下辖何岔、桃花峁、武家坡、四十铺、乌龙铺支会。  民国14年(1925),教会设英语补习班,拉拢地主绅士子女参加,灌输崇洋思想;引诱青年学生去汾阳上教会学校(神学堂),培养骨干。民国16年(1927),增办教会识字班,向儿童灌输初级教义。民国17年5月,共产党地下组织发动学生、市民纪念“五.三济南惨案”。教堂邢怀仁纠集教徒辱骂游行群众,被三民二中学生纠察队扭至大会中心批斗。基督教会受此打击后,声名狼籍,教徒纷纷退会,当年底只剩211人(女90人)。教堂门可罗雀,英语班、识字班逐渐萧条。邢怀仁离开米脂,换来一个姓张的,教会日益衰败。后只留一教徒看守教堂。民国26年(1937),汾阳教会来人将教堂房产出售。从此基督教在米脂消声匿迹。前后共35年时间。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