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俗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民俗 > 社会风俗 >

米脂婚俗沿革

时间:2016-08-23 09:10来源:未知点击: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乃人之常情,婚嫁习俗是人生礼仪中最隆重、最喜庆、最完善的风俗。世界各国、国内各民族没有不重视婚礼的,陕北自不例外。山南海北之婚俗,有的大同小异,有的截然不同。无定河中游各县的婚俗大致相同,只在一些细节上略有差别。
  明清至民国前期,米脂官绅豪富之家依古制讲究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告庙呀换帖呀,揖礼呀跪拜呀,仪式繁琐得很,一样也不能少。寻常百姓人家则比较简单,门当户对即可,主要有择亲、订亲、迎亲、回门等风俗。旧前,儿女婚姻通由父母包办,媒人说合,所谓 "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富户言聘金,贫家讲财礼,谈婚论嫁百先考虑双方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再看男容女貌。一般来说,男看财富,女重 "人材"(容貌)。俊秀女子可以 "高攀"富户,富室女子则不愿屈就贫寒。俗语说:"金娃配银娃,西葫芦配南瓜",只是父母的眼光或世人评论,当事的青年男女没有多少发言权。至于双方的性格、感情都不在考虑之列,婚前连见一面都不可能。
  米脂人为儿女议婚之初,事先要作一些关于对方家境、人气(父母、人品、威信)、门风根基、男娃女娃丑俊的访察。过去,交通不便,择亲范围多不超出三四十里,通过亲戚往来就可以查明底细。讲究"门风根基"大概是陕北人特别的习俗。所谓 "门风根基"即指有无狐臭史。俗称 "穷不扎根臭扎根",狐臭遗传,一代有则代代有,不论穷家富户,力避与 "门风根基"不好的人家结亲。
  旧时早婚现象普遍,男十五六岁、女十三四岁即可议婚;通常由男家约媒人问所择女方家中提亲。对方经过访察斟酌,愿意谈亲事时,提供女子生辰八字,与男娃生辰八字对照,八字相合方可议婚,八字不合即作罢。"八字"是双方出生的年、月、日、时之天干地支字面,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这本是记年记时所用,可经阴阳家一演义,就有了 "相生相克"之说,相生则合婚,相克则不合婚,久则成俗。旧谚日:"蛇盘兔,必然富。"“虎马享荣华,鼠牛两兴旺。""兔龙相逢休,白马怕青牛;虎蛇如刀刮,羊鼠不到头;猪猴泪长流,鸡犬一世愁。"如此等等,说的就是 "八字"相合则婚姻美满,家道兴旺;"八字"不合则多灾多难、家败人亡,万不可勉强。还有 "犯月"一说,即 "正蛇二鼠三老牛,四猴五兔六月狗;七猪八马九羊头,十月老虎满山吼;十一金鸡架上愁,十二囚龙海底游"。若正月出生的人恰逢蛇年,二月出生的人正好属鼠(以下类推),就是犯月。巧巳月"的女子出嫁时一定要避开所犯月份,否则人口不吉。这些纯属迷信,"八字"合不合根本不主祸福。笔者夫妇恰好是 白马怕青牛",倒也一生平安。
  "看八字"一关过后,双方家长若同意结亲,便去宗庙词堂或祖坟前烧香"禀吉"祖宗,谓之告庙,而后行定亲礼。男家送女方头簪、耳环、米、麦、豆、枣、酒、肉八样礼品,十六个枣课馅,两个红兜肚,两条裤子;女家送男方上顶帽,一双鞋(俗呼铁头帽、稳跟鞋,表示诚心结亲),两合点心,一对面鱼,一碗盐(寓意心心相印,吉庆有余,喜结良缘)。双方互换庚帖(书写八字的红纸),各执一份,亲事就算约定了。这些礼俗古称"纳采"、问名"。
   订亲之后若遇节日,男家问女家送食品、衣料或首饰"譬如过年送馍馍、肉,端午送棕子,中秋送月饼;若恰遇闰月,要送衣物、项圈、银手锻之类,俗称"添精神",实质上是增进往来和亲切感。
  婚期在男方准备妥当后,请阴阳先生择定良辰吉日,通知女家。届时备米、麦、枣、豆各二斗(斗面上贴红双喜字),水礼八色(黄花、海带、鸡蛋、挂面等八个红纸包),鸡、鸭雌雄各一对,衣服、头簪、耳环等,由吹鼓手引导,抬送女家;并赠女方舅家适当礼物。女方办回赠男家一定礼物。这叫"送期"或"送启",古称纳征。改日男家再设宴请女方亲戚数人,征得女家对迎亲目的确认,名为问话",古称纳吉。此后进入婚事准备,杀猪宰羊,买酒买菜,置齐二应物品;预定吹鼓手、约请宾客。
  迎亲前一日,男家约请族中有威望且熟悉婚俗程序的长辈或亲戚做婚礼总管,请若干亲朋或村邻帮办婚事,请妇女两人男人五名做"引人的"(迎亲者)。晚间由主家备酒饭 "约客",商定办婚事分工,交代迎亲时必须注意的礼俗,以便婚事当日总管、保管、引人的、司厨、烧火的、担水的各司其职。女家同样 "约客",选定自己一方的总管、办事人和 "送人的"(送亲者)。
   "引人的"和 "送人的"各七人(送人的可多于七人,多者称圆饭的),是娶亲日的关键人物,必须由近亲至戚担当,而且要熟悉礼俗,庄重大方,头脑清醒,口齿伶俐,善于应对,以保证迎、送新人顺顺当当到婆家。俗话说:"姑不引,姨不送,妗子引得黑老棍。迎亲、送亲者多为叔、舅、兄、嫂、姐、弟,习俗姑姑、妗子不迎亲,姨姨不送亲;寡妇和改嫁婆姨被认为不吉利,不能迎亲送亲。从提亲到迎亲,媒人是每次都少不了的角色。反反复复奔波于男女两家,全凭 "三寸不烂之舌"周旋撮合,传递意见,征得双方满意。在陕北,城乡都有一些善于说媒的男人或女人(媒婆)。可这又不是一种固定职业,平日他(她)有自己的正常营生,说媒是捎带的事情。有的就是请亲戚来说合。媒婆在引戏舞台上被刻画成一种丑角,刁钻奸猾、巧言令色。现实中的陕北媒人,大多是精通人情世故及婚俗的庄稼汉或婆姨,能说会道是必然的。
  迎亲俗称 "引媳妇",家庭稍有实力者均隆重办喜事。本家近亲和族中近支及外爷、舅家、姑家、姨家等亲戚都采送礼贺喜,方言叫 "赶事情"。礼钱多少不等,按时尚约定俗成。
  吉日黎明,男方早早起床,熬红豆米汤(取红色为吉利)、炸油糕,让"引人的"、吹鼓手、轿夫等吃毕前往女家。炮手点放铁铳三响,铜号长鸣,唢呐高奏,响吹细打,抬花轿(或牵毛驴)出村上路。男人步行,女客骑驴,携衣冠、"催妆"(12个大白摸)和"离母糕"(两长卷软米糕,系红线)及其他必要礼品。是日,女家亦按俗早起,将事先备好的红门箱、梳妆匣、铜脸盆、新灯台、枕头压轿盆、新门帘、鞋、衣服等嫁妆收拾整齐。备酒饭,为女儿梳洗打扮,等候迎娶。
  迎亲队到女方村庄,鼓乐声声,唢呐传讯。新娘父母和"送人的"出门笑迎来客,设宴待宾。"送人的"将男家带来的红色新衣为新娘穿好,俗称"披硬衣";新娘坐男家携来垫轿的新褥之上"围儿女馍馍"。男方带来的12个催妆大白馍,10个送女家(寓意答谢母亲十月,怀胎养育之恩),另2个与女家准备的12个小白馍摆放新娘周围,叫"围儿女摸摸",祝愿多子多福。
  宴毕,主家打醋坛 "避邪",新娘蒙红盖头、踩红毡或 "抱轿"(由兄长或叔父抱新娘)上轿,鸣炮掌号出发。吹鼓手、"引人的"、花轿、"送人的"、抬嫁妆者依次而行,路途遇村庄,唢
呐高吹,村民们拥出家门看 "引媳则"。偶遇两家迎亲,有 "抢路"旧俗,认为占了上方路(阳面)者有福气。
  迎亲队返回男家,长号唢呐声中鞭炮齐鸣,新郎及父母喜迎送亲客。"送人的",扶新娘踩红毡到院内米斗香案前,在司仪呼唱声中,新郎新娘拜天地、父母,夫妻对拜,名为 "拜堂"。然后,新郎抱米斗(上置弓箭,尺、铜镜、五色线、布条),新娘执宝壶,踩红毡入洞房。这时,"光行 "撒帐"礼,近亲一人手端五谷碗,向洞房炕上扬撒,以祈丰衣足食。担水提柴者抢入,喻示 "财如流水入门来"。"婆母将事先拿红纸包好的钱或小礼品递到新媳妇手中,渭之 "结缘法",祝婆媳日后和睦相处。洞房忌寡妇、未婚女子、八字不合者进入,防止冲喜。进入洞房后,新郎置米斗于高桌上,取箭杆挑开新娘红盖头,夫妇才初睹容颜。新娘被 "引人"婆姨抱上
炕,绕炕四角转一圈,叫 "踩四角",而后面壁端坐,谓之 "庄新"。儿歌唱道:"哇呜哇,瞪瞪擦,引得个新媳儿背坐下。"
  一位送人婆姨用香油、蜂蜜水为新娘 "上头"。新娘新郎背靠背坐炕上,长发相搭,用木梳象征性地交替梳三次,后将新娘的头发盘成发鬓(俗称圆头),标志姑娘成为婆姨。"上头",即古之 "结发"礼,头发为父母授予的根,旧为 "信物",结发即结百年好合,"香油蜜黏,永不离弃"。也有送亲者会唱 "结发"歌:"头 一木梳长,贵门喜接女娇娘;二一木梳长,恩爱夫妻配鸳鸯;三一木梳长,儿满院来女满堂,养小子是好的,穿蓝衫戴顶子,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绞(剪)的。"这自然是祝福夫妻和美,儿女满堂,生儿当官,生女灵巧。从 "顶子"一词看,此歌显然出自清代,当时的官帽叫 "顶子";能独出心裁剪纸的女儿家,当然灵巧了。 在洞房中,新娘还要再由婆家 ;围儿女馍馍"。新郎新娘吃 "儿女扁食"(水饺,,喝交杯酒,即古之 "合卺"礼。事前,婆母已将枣、核桃、花生塞在炕上四角褥单下,渭 "压四角",也是祝愿早生子女,花着生。陕北自古以来有生育崇拜,婚姻百重传宗接代, 绵绵瓜爬。因此,婚俗中的 "围儿女馍馍"、"吃儿女扁食"、"压四角"等都含有浓重的 "多子女"期盼。
  新婚之日,男家备三餐,早饭油糕、红豆米汤;新人迎回后开席,有吃 "八碗"的,有吃"四四席"的;下午饭是铪烙烙。"引人的"、"送人的"是婚日的体面客人,由男家、女家分别送给引人、送人婆姨白面馍20个(6个为 "接丁",14个为 "茶饭")、红筷两双和适当钱礼,渭之 "启发"。新娘之弟 "挂门帘",男家也要给礼钱。
  新婚之夜,习俗闹洞房,亲朋庄邻中的年轻人聚于 "帐房窑" (新房),嬉笑混闹,说酸话,戏逗新娘新郎。有些地方十分粗俗出格,旧说 "新婚三日没大小",新娘不能 "扯恼"(生气)。
  结婚次日,男家择一干练男人陪新郎新娘去女方家中拜谢父母、亲戚,女家设宴款待。新郎新娘当日返回,先祭祖宗,后拜父母、亲戚、媒人和一切为办婚事出力之人,受拜之人都要给新娘礼钱,俗称 "见大小"。第三日,男家备礼钱酬谢女家嫁妆,可多可少,有收有退,都在事前由媒人和双方议妥。然后礼送女家所有来宾,叫"发客"。结婚第四日,新郎新娘相随到娘家,叫 "回门"。女家伯叔近亲都要请新郎新娘吃饭。近亲多时,一家连一家,哪怕动动筷子,尝几口都成,礼仪必到,俗称 "撺新"。一般当天回家,路远者留宿一晚,但新娘、新郎在娘家不可同宿。新娘在婆家住八九天,再独自回娘家住八九天,取 "八对八,两家发"、"九对九,两家有"之吉利。返回婆家住一月,再可回娘家一月,叫"坐对月",渐渐适应夫家环境和淡漠别母之情。
  婚俗的传承性十分强烈,有些礼仪规程数百年不变,太平盛世特别讲究,兵荒马乱时就淡薄些。随着社会的重大变革,婚俗亦在传沿中变化,20世纪叨年代以来是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首先,接受新思潮或参加革命阵营的青年男女以自由恋爱建立牢固的感情基础,时逢艰苦年代,只举办简单仪式,摆放糖果、红枣、花生待客,约请同事吃顿丰盛饭菜,即可成婚。解放以来9。受《中华人民共私国婚姻法》引导和整个社会风气改变的影响,传统婚俗中健康、喜庆的成分继续保留,一些冗规陋习消失。早婚取缔,婚龄先是男20岁、女18岁,后渐成为男25岁,女23岁上下,城市中大龄、晚婚青年越来越多。看八字、抱米斗、蒙盖头等不复存在。三天婚礼改为一天,婚后次日"回门";介绍人取代媒人,有时男女自由恋爱,介绍人也只是一一种形式。迎亲出原来的坐锈改为骑驴,乘拖拉机、汽车,近年通常改用小轿车迎娶。农村一般由父母张罗,请介绍人择婚提亲,约见男女青年 "谈对象",不中意者一次作罢,中意者多次往来,加深彼此了解,培养感情。接着,介绍人领女方及其父或母)到男方看家境窑房。双方认为可以结亲时,择吉日举行订婚仪式,男家问女方交送事先经介绍人商定的财礼和订婚物品(衣物、课馅之类),女方还赠订亲礼物(钢笔、鞋之类),双方当事人在二起吃订亲酒饭,约定婚期。迎亲根据家境决定办事丰俭,请宾客、雇吹手、迎亲、送亲、围儿女馍馍、闹房、回门等大体仪式仍遵传统习俗。富足家庭摆 "八碗"或 "四四席"、"五簋十三花",贫寒之家只吃油糕、铪烙。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困难时期,农民缺粮缺钱,难得丰盛。"文化大革命"中,极 "左",思潮无处不在,"破四旧",横扫一切,连唢呐迎亲和许多正常婚俗也在禁止之列,婚事大多简办。80年代以后政策放宽,官方不再过问民俗的短长,许多吉庆婚俗恢复且有发展,譬如:新娘进门,没有踩红毡拜天地一说,却增加了新郎背新娘;婚前,大拍婚纱照;唢呐队里加了铜管乐。礼钱随着 "世富"水涨船高,不少人家的婚宴不再自己操办,而改在饭店包席。
  应当说,婚俗中最不好的是 "要彩礼",越穷的地方此风愈浓,越穷的男家越要多出彩礼,这是旧社会买卖婚姻的延续,后来,女儿嫁妆亦要大操大办。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通常要几斗粮、几匹布、几百元钱,媳妇进门,必须具备 "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人称狠要彩礼、家具的女子为 "高价姑娘"。这对贫困家庭来说实为雪上加霜,娶媳妇难是农村很普遍的事。80年代改革开放了,农村渐富,粮食、布匹不要了,可那彩礼却在涨,从几百元涨到几千元,而且男家必须有新窑洞,备好大衣柜、写字台、电视机、收录机。90年代后期,缝纫机没人要了,自行车、手表已不在话下,却又增加了电冰箱、摩托、VCD、彩色电视机。到21世纪,没有一两万元,婚事甭想办好。这种攀比、豪华之风在陕北末进入小康社会之前,对农民而言实在是不堪重负,且又无可奈何!因此,民俗中积极的、健康的东西和消极的、卑陋的东西依然同时存在。鼓励发扬前者,抑制转变
             文/贺国建      来 源:《吴天厚土》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