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当土工盖好墓窑,把墓坑的土填至半坑,阴阳先生开始给亡人招魂,在招魂前,在场的所有人都得退远一些,并把墓周围的脚踪都要耢净,这一切都是怕把在场人的魂也给招进墓穴中。只见阴阳先生手拿引魂幡,左右舞动,口中唱道:
天圆地方,律令九章(洪荒九州),
阳清阴浊,升降有序。
天地六合,乾坤易辙,
明幽永隔,六趣众生。
无量功德从南来,手拿一面金字牌,
法铃咒符镇鬼魂,五色幡幔招魂来,
朝罢东岳缴魂来,魂魄入土则为安。
魂魄悠悠莫向东,东有岁星值流年,
流年不顺要遭殃,亡魂至此路不通。
魂魄悠悠莫向南,南有万丈火焰山,
荧星此山为大神,万物此处不生长。
魂魄悠悠莫向西,西有虎狼和貔貅,
白虎大神在此方,牲灵至此不生还。
魂魄悠悠莫向北,北有寒水地亦旷,
辰星在此扬波澜,恶涛万丈性命休。
这些地方路不通,随余神幡入墓中。
观世音菩萨接迎我新逝×××一位之灵魂墓中安寝,静候功德圆满。
千年有灵,万年成圣。
入墓耶!入墓耶!
这时阴阳先生猛从引魂幡上扯下一溜条幅上写有:“唵吽大慈大悲开通引路天尊接引×××一位之灵早升仙界”的纸条急速投入墓坑中,这时等候在两边的土工手拿铁锨眼疾手快,一踊而上,很快用土把这一纸条深埋在墓坑中,等把墓坑填好,坟堆撺起,如有指礼先生就举行告墓仪式,如没有,在总领的指引下孝子和所有亲戚烧纸磕头。从前复三(山)是在埋人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现在一般当天礼行,转过一个山峁停一会儿,再回到坟上把事先带来的水往坟头上一撒,烧纸磕头礼毕回家。
回家时一定要走来时的原路,这叫“圆路”。
招魂的来历
传说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死后,他的女儿想他想得几乎精神失常。 每当黄昏的时候,女儿总是泪眼汪汪地站在土墩上,朝远处眺望一心期望与父亲的阴灵相见。但是,她已望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如愿。
有一天黄昏,女儿还像往常一样站在土墩上痴痴眺望。当实在疲惫不堪时,她便坐在土墩上,不由自主地睡着了。
这时,有个白发白胡的老公公拄着拐棍走过来,叫醒屈原的女儿,说:“姑娘,你很想见见你阴间的父亲吗?”
“是的”她睁大眼睛说:“您有什么办法吗?”
“办法倒是有一个,就看你能不能做到呀?”
“只要能见到我父亲,我什么都愿意做!”
“很好!你找上一件你父亲生前穿过的贴身汗衫,挂在一丈多高的竹竿上,每天晚上你烧香举烛,嘴里喊叫:‘爹爹,回来吧!爹爹,回来吧!’就这样到第七天晚上,你就一定能够和你父亲见面了。”白发公公说完,充满深情地望了姑娘一眼,慢慢地离去。
屈原的女儿立即按照老公公的指点行动起来。到了第七天晚上,她果然见到父亲的阴灵。
从此,人们得了“丢了魂儿”的病后,也模仿屈原女儿的做法,把病人的贴身衣裳悬挂在外面,一边烧香,一边喊着病人的名字,叫他“回来吧”。人们把这种做法叫做“招魂”,一直流传至今。
后经多年演变,成现在的阴阳在墓地为亡人“招魂”。此招魂与彼招魂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