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数:
不足20的为屈寿
20-29岁的为短寿
30-39岁的为夭寿
40-49岁的为命寿
50-59岁的为长寿
60-69岁的为享寿
70-79岁的为稀寿
80-89岁的为耄寿
90-99岁的为耋寿
100岁以上的为期寿
殤:
未成年而死为殤。《仪礼·丧服传》:“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六至二十为中殤,十一至十八为下殤,下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殤”。
人死的称谓:
明朝朱元璋特别规定了人死的叫法不能乱用。如皇帝死了称为崩或驾崩;公侯、贵族等有爵位的人死了称为薨,大臣死了称为卒,士死了称为禄;只有庶人、老百姓死了才叫死。
活人的岁数: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意即到了插笄结发的年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岁而笄”。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即行冠礼,表示已到成年。语出《礼记·曲礼》:“二十曰冠”。
而立:指三十岁,意即已到成家立业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不惑:指四十岁,意即已到不再迷惑之年。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艾:指五十岁,意即已到苍白之年。语出《礼记·典礼》:“五十曰艾”。
花甲:指六十岁,古人以干支纪年,六十年为一期,周而复始,故而得名。
古稀:指七十岁,意即到了人数稀少之年。语出杜甫《曲江》诗:“人生七十古来稀”。
期颐:指一百岁,意即到了应由后代赡养之年,语出《礼记·典礼》:“百年日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