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俗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民俗 > 社会风俗 >

人生礼仪

时间:2016-08-08 21:48来源:未知点击:
    婚嫁 旧社会,男女婚姻沿袭封建礼教,繁文缛节。注重门第家境,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娶、出嫁,大多数难以自由恋爱。婚前双方甚至未谋一面,未交一语,全凭父辈作主,媒人穿针引线。除一般结合外,纳妾、娶童养媳等买卖婚姻和换亲、转亲、“指腹为婚”、“奶头择亲”等现象随处可见。妇女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往往是小媳妇大丈夫,大媳妇小女婿。男女双方的丑俊、情趣往往差别很大,酿成种种感情不合、家庭不睦的悲剧。
    婚前一般有提亲、合婚、订亲的过程。男方或女方的父母,准备为儿、女办婚事前,先挑选对象。通过亲朋了解对方家庭的门风根基、人缘、经济条件及女子、男子的一般情况后,约请媒人或亲朋说合提亲。通常男方经济条件要好些,主动提出。双方父母根据儿女属相断定合婚并愿结亲时,须互换儿女庚贴(书写生辰八字),讲定聘礼,择日订亲。订亲时男方送女家酒、肉、馃馅、头簪、耳环、兜肚、裤子等“订亲礼”,聚会说定;女家送男方鞋、帽、点心、食盐,所谓“稳根鞋”、“铁头帽”、“喜结良缘”(盐与缘谐音)。订亲后一段时间若逢节日,男家因时按分给女方送节令食品(如粽子、月饼之类)、项圈、手镯,谓之“添精神”。订亲后双方通常尽快择日完婚。
    本县群众极重视迎亲仪式,方言称引(迎)“媳子”(音xiōu zē),极为隆重。事前尽力准备,选定吉日后约请爷、叔、姥、舅、姑、姨等主要亲朋前来做客,办喜事。
    吉日黎明,男家早早起床,熬红豆米汤(取红色为吉)打发“引(迎)人的”前往女家。唢呐班子(吹鼓手)放炮鸣号,响吹细打,出村上路。备花轿或毛驴相随,由“引人的”携“催妆馍馍”、“离母糕”去迎亲。
    女家事前也按规矩准备,办嫁妆,备酒饭,约亲朋,选择“送人的”。当日早起,为女儿梳洗打扮,等候迎娶。
    迎亲队到女方村庄,唢呐传讯。新娘父母笑迎来客,设筵待宾。“送人的”妇女将男家带来的新衣给新媳妇换上,名“披硬衣”,旧俗新娘出嫁穿红色上衣,取“洪福”的象征;红绸盖头。稍事片刻后,女家“打醋坛”(敬神求平安仪式),送女儿踩红毡上轿(或骑驴)离家。
    迎亲队前为唢呐班,“引人的”,中为新娘,后为“送人的”和送嫁妆者。嫁妆通常有一对红门箱、洗脸盆、梳头盒、灯盏、衣物。亲朋送的小礼品谓之“添箱”。每过一村,唢呐锣鼓声声,吸引男女老幼观看。两个迎亲队相遇,有“抢路”旧俗,以新媳妇走上方(阳面)、超越对方为“有福”。迎亲队回到男方村庄,长号报喜,唢呐高奏,鞭炮齐鸣。新郎及父母笑迎“送人客”。“引人婆姨”搀新娘下轿,踩红毡,由新郎、新娘手挽绣球红绸带,缓步院中贡桌前。司仪念念有词,新人双拜天地、长辈,夫妻对拜,然后新郎抱米斗(宝斗),新娘执宝壶进入“洞房”(新房)。这时,担水、提柴者先入,喻“财如流水入门来”。新郎的母亲在媳妇进家时将事先备好的钱或礼品相送,谓“结喜缘”,祝愿婆媳和睦相处。
    步入洞房后,新郎将米斗放炕头。新娘上炕,绕炕一周“踏四方”,面朝米斗坐。新郎用插在米斗上的箭挑去红盖头。新娘开箱取梳妆品,与新郎背靠背坐下,“送人婆姨”将新娘辫梢搭新郎肩上,用木梳为双方作梳头动作,谓“结发”,然后将新娘的发辫梳成向后盘的“圆头”,表示自此女子成为婆姨。婆母把枣、核桃等压在四个炕角,叫“压四角”,祝福早生贵子(枣、早谐音)。新娘吃“儿女扁食(水饺)”,亦含早日得子之意。旧俗新娘要面壁端坐,所谓“妆新”。儿歌唱:“哇呜哇,噔噔钗,引得个新媳妇背坐下。”
    办喜事,东区早餐为炸油糕、烩粉汤,午餐为“八碗”、晚餐饸饹。以家境贫富,丰欠不等,一般油糕、饸饹是必不可少的。西区不吃糕,办“粗四席”或“细四席”。送人的根据路程远近当日或次日回去,是男家当天的首席佳宾。
    晚间,习俗“闹房”,同村年轻男女共聚新房,逗趣取乐,哄闹新婚夫妇。新郎躲躲闪闪,新娘羞羞答答,同辈男女欢声笑语,乐不可支,夜半方息。洞房花烛夜,灯火不灭,谓“长命灯”,好嬉闹的年轻小伙、姑娘、大嫂在窗前“听门”,得几句新婚夫妇的“悄悄话”逗趣。也有来点小小“恶作剧”的,扯破窗纸或点个辣椒烟火塞入门洞,搅得新人不得安眠。俗语“新婚三日没大小”,乡邻可以逗笑。
    结婚次日,新郎伴新娘同回娘家,叫作“回门”。城内当天返回,乡村留住一宿。娘家近亲均设宴招待新女婿,竟一日数餐。新娘在婆家住八九天,再独自回娘家住八九天,取“八对八,两家发”、“九对九,两家有”的吉利。返回婆家住一月,还可回娘家住一月,渐渐适应新环境和淡漠别母之惜。
    50年代初,颁布了新婚姻法,废除多妻纳妾、童养媳及包办买卖婚姻,提倡男女双方自由恋爱,自愿结婚,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旧的婚嫁习俗渐渐改变,合婚、坐轿、打醋坛、拜天地、抱米斗、踩红毡等礼仪渐废弃,新婚俗渐兴。男女双方到法定结婚年龄,由父母张罗,请介绍人互相说合,介绍双方情况,互相约见谈话,熟悉了解。邻村男女青年一块上学或参加社会活动,自小已有接触、了解,自由恋爱者不少,介绍人仅是一种形式。女方随其父或母到男家“相亲”,看家庭境况。男女中意后举行简便的订婚仪式,照相留念,男方为女方买几件新衣服赠送。择定婚日,男女双方相随到乡镇机关登记,领取结婚证。结婚时保留旧时礼仪中健康、欢乐、文明的习俗,如唢呐迎亲,吃油糕、饸饹等,减去迷信繁琐的形式。机关干部,举行新式结婚仪式,瓜籽糖果待客,介绍恋爱经过,尤为简朴。由于农村贫困、蒙昧的因素,还有女方多索彩礼现象,要几个斗,几丈布,几百元钱;或要备齐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等,往往给男方造成严重经济困难。城市也有所谓“高价姑娘”,年轻女子以自身索要彩礼,这种现象为有觉悟者唾弃。80年代以来,随着高消费风气,一些家庭大操大办喜事。男方除收拾新房,置大衣柜、高低柜、写字台外,还要购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或组合柜、收录机、电视机等等。经济条件优越者自然好办;经济情况窘迫者则勉为其难,父母多为子女承受困顿。农村仍有早婚陋习。多数青年不讲门第,重志趣、才能,婚事简办。
    再婚入赘 旧时,妇女受“三纲五常”束缚压制,夫死不准再嫁,须终生“守节”,所谓“好马不备二鞍,好女不嫁二男”。许多妇女从青年守寡到老,凄苦一生。农村穷苦者,清规戒律稍少,但改嫁仍被视为低下举动。再婚时悄声没息,遭受层层阻挠。娘家、婆家往往以买卖婚姻,使再嫁妇女雪上加霜。族中头面人物也再三刁难,非送钱财不得安然出村。新时代,再嫁受到法律保护,正大光明,以新俗仪式简朴举办,不受歧视。
    过去男女婚配,以女到男家为俗,男娶女嫁。穷苦男子也有到女方家的,称入赘或上门,当“儿女婿”,被视为无奈。有时也要受一些人歧视。新时代提倡男女平等,人民政府对男到女家予以支持保护。
    生育 本地群众十分重视头胎生育,喜得贵子娇女,即“头首首”。婴儿出世前,岳母带挂面到女婿家看望女儿,名“催生”。生育叫“坐月子”,临产时由接生婆或婆母接生,忌丈夫在跟前。婴儿降生后,女婿速去请岳母前来伺候“月婆”(产妇)。媳妇生头胎,产期食物和婴儿衣物由其娘家备办。
    产后3天内,产妇只许喝稀米汤,名“定心汤”。第3天,婆婆设便宴招待接生婆等,名“喜三”。产妇自此可以食面条或其他,名为“展腰面”。产期家门口贴小红方块纸,平贴为生女孩,菱形贴为生男孩。别家男人和生人望此止步,决不贸然入内,以避忌讳。半月以后,亲朋好友家的妇女携带挂面、鸡蛋等来家看望产妇和婴儿,称作“送汤”。
    满一月,婆家设宴“做满月”,招待“送汤”的亲朋。亲朋以婴儿衣物或布料(3尺)、锁线、长命牌等相赠。将“锁”挂小儿项上,求吉祥平安。女儿生头胎,娘家给婆家每人送一件礼品(鞋、袜或帽)。婆家回赠一件衣服或其他食品,感谢伺候之劳。婴儿百日时,举家过“百晬”,亲友再次来祝贺。设油糕、饸饹、酒菜家宴。为婴儿理发,照像留念。
    生日 生日是人生的重要纪念日之一。一般重视小孩和老年人的,前者称“过生儿”或“过晬”;后者称“过寿”或“庆寿”。婴儿第一个生日尤为隆重。叔、姑、舅、姨等主要亲朋皆携礼来祝贺,给孩子带“锁”。饭后,家人备书、笔、针线、钱币、算盘、小农具等,放小儿身边,让他(她)信手去抓,预“测”日后爱好,名“抓晬”。以抓书笔即喜读书,抓算盘即好经商,抓农具则务农……此后,每年都要为孩子过生日,带“锁”、吃好饭、换新衣,直到12岁。有的孩子多病,不好抚育,或父母格外看重,便找一家多子女的长辈来“保锁”(保命),小孩称其为“干哒”(干爸)、“干妈”。干哒、干妈逢生日均来祝贺,给小孩戴“锁”。3岁、6岁、9岁、12岁时干哒干妈各送小孩一条裤。12岁的年份,家人隆重设宴庆贺,标志小孩进入少年时代,此后不再戴“锁”;赠干哒干妈衣料、食品,至此,“保锁”结束。此后,凡13、25、37、49岁……为本人的“保命年”、讲究当年系红裤带。
    中、青年过生日时只吃一顿长面或其他好饭。
    年至花甲(60岁)的老人,每5年或10年隆重过一次生日,儿女、亲朋为其祝寿。富裕家庭者较为讲究。旧时,官绅富户为光耀门庭,显示富贵,常大搞祝寿。事前下请帖,邀请“贵客佳宾”。客人带寿幛、寿联、糕点食品等前来庆贺。主人设宴待客。宴前按旧礼拜寿,向寿星叩头参拜。甚至有请戏班唱戏祝寿的。
    新中国以后祝寿的较少。80年代,富裕户又兴此俗。但一般限于亲人团聚,设家宴欢度,祝福老者安度晚年。
    过继抱养 旧时代,受封建礼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影响,没有子嗣传宗接代被看作是人生最大的缺憾。无子家庭,可以由兄弟的儿子过继,俗称“顶门”,或抱养亲朋的孩子做儿子,称做“抚义”。过继或抱养均要请家族中的长辈、舅父前来作证,备酒饭立文约。过继、抱养的孩子与养父母共同生活。长大后有赡养养父母的义务,也有继承遗产的权利。新社会保留此俗,但主要为老有所靠。
    分家 儿女较多的家庭,在儿子成亲后可自立时,父母分给部分家产让其另立门户,独立生活,称做分家或“另家”。分家通常由父母主持,择吉日约请族(村)中、亲戚中有威望者、邻居、立约人协同主持公道,立约(分单)为据。富裕户较繁琐,贫困户较简单。如父、母早亡,兄嫂抚弟,待其长大成婚后也分家另立。形式同上。其中多数和睦相商,也有为财产争斗的。分家一般不许媳妇参与。
    丧葬 本县称作“过事”或“办白事”。旧时仪式特别繁琐,迷信色彩极浓。贫富不等的家庭,举办丧事的规格大不相同。贫困者土葬,柳木寸板棺木,简单埋葬;遇灾荒瘟疫之年,有的草席裹埋,有的陈尸荒野。富裕者多用石葬、砖葬,事先选“风水宝地”构筑石、砖墓穴。此俗兴于汉代,无定河西盛行,近代以无定河东盛行。棺木选择柏、松、榆上等独幅(槐、水桐木料次之)制作,油漆装潢。祭奠出殡,大操大办。古代,境内有用瓦罐移葬死者骨殖或用石板作棺材的
    老人病危,儿女在床前守护。无法医治而亡,子女哀哭“送终”。此时,由孝子拧死一只公鸡,所谓“扭罪”。家属忍悲含泪,自己或请人给亡者洗身、整容、理发、穿寿衣,置口衔线。然后摘门板,铺谷草,将亡者双足朝门停放在谷草床上。
    儿孙请阴阳先生写“殃单”,分头向亲朋报丧。入殓叫“盛(音承)函”或“下函”,棺底按北斗方位摆7枚铜线,数条五色线,铺褥置枕,用“腰号”将死者抬入棺内,依中线摆正,抽出腰号分给“孝子”系在腰间。亡者原用铺盖卷放墙头,大门门框上面订“岁数纸”。亲朋邻里帮助搭灵棚,备用物,打墓穴(土葬)。孝子披麻戴孝,节哀协理丧事,所谓“出号”。主要亲朋视看遗容后合盖钉棺,移入灵棚。灵棚挂素幡纸花,棺前设供桌、牌位、香烛纸钱、长明灯、献食、“金银山”、“童男女”等。亲朋闻讯在安葬前一天来“赶事”吊孝,带香、纸、大献或挽幛。亲朋为亡者烧纸叩头,孝子还叩头礼。
    若遇夏季丧亡,灵柩不宜久停,即先寄埋于坟茔近处,所谓“偷丧”,家中设灵办事,择日正式安葬。青年少亡只用薄棺,用“偷丧”法安葬,不办白事。
    遇亲人十分留恋亡者、家产纠纷、祖坟“山不空”(由阴阳先生根据风水判定)等情况时,有些家庭将亡者入棺后用黄沙埋置于阴凉空室内临时安放,称做“沙”。
    婴儿夭亡,布片裹卷送山野,不掩埋。
    丧事办1天或3天。事先聘约族中长辈或懂礼仪的干练者当“总领”(总管),主持丧葬事项。规模隆重者,有开祭饭、迎幛、撒路灯等若干旧俗,排场张扬。孝子折腾得精疲力尽,美其名曰“为老人折罪”。旧社会,富贵豪门要请道士和尚做道场,所谓超度“亡灵”。
    东区凌晨出殡,城关、西区在早饭后。出殡时铁炮轰鸣,唢呐奏哀乐,长子(或长孙)打破砂锅,长孙(城内由堂孙)肩扛“引魂幡”(21),手撒“买路钱”(22),引导棺木离家,男女孝子嚎啕扶棺相随,送到墓地。沿路家户挂红点火,以“避邪”。安葬时,由“阴阳”定棺木方位,念念有词,“招魂入穴”,土工填土聚坟堆,孝子行跪拜礼,烧纸火(23),哭别亡人。
    农村凡遇丧事,众人热忱帮办。诸如掘坟穴、抬棺木、采办物品、缝制丧幛丧服、帮厨挑水做饭等,一呼百应,各尽义务。一家有事,众人帮扶,习为传统。
    办丧事时,一般食饸饹、油糕,家境好者设五簋或八碗酒席。
    安葬后还有“复三”、“祭头七、二七……”、“祭百日”、“办周年”、“完周年”等形式,旧时孝子守孝3年,着素服白鞋,春节贴黄、蓝色对联,“规矩”甚多。
    50年代以来,丧事逐步简化,封建迷信的礼仪多被废除。国家干部、工人去世后,由机关同事协助安葬,召开追悼会或吊唁仪式,来宾赠花圈挽联,戴黑纱白花,致默哀。80年代以来,旧俗回潮,一些富裕户或干部大办丧事,以示“荣耀”。至今有增无减。
    坟会 旧时,县内城乡许多大宗族立有坟会。即在寒食或清明节,由族中长辈(或公举会长)聚合同宗男丁到祖坟(也称老坟)墓地共同祭祖,焚香烧纸叩头。礼仪毕后,将作祭品的干烙(或油饼、馃献)、肉块分给参加祭祀者,每人一份,名为“吃坟会”。届时老幼皆去,盛况空前。费用由祠堂公地或坟会地收入项下支出。农村的供品称作“喜份”,即由上年清明节以来一年中娶媳妇、生男孩的人家蒸献卷或献馍,祭毕分食。还有做一担黄酒挑到坟地给大家喝的。过去不准女孩参加。但新婚媳妇需去“认祖”叩头。60年代以来,特别是“破四旧”以后,多数村庄已无此俗。近年,东区申家沟、新庄和西区个别村庄恢复此俗。
 
换亲、转亲是旧时贫苦人家无力正当婚嫁时所采取的一种办法。换亲是两家互以儿女与对方婚配,不计彩礼。转亲是三家或多家相转婚配,均不问儿女愿意与否。
门风根基指家庭成员有无狐臭史,陕北人特别看重此条,不与有孤臭之家结亲,俗语“穷不扎根臭扎根(遗传)”。
合婚,旧时迷信以男女属相相克与否断定能否婚配,如牛马、猪猴属相之男女相克,蛇兔属相之男女相合,语云“若要富,蛇盘兔”。
催妆,用面粉蒸的喜馍,上有“蛇盘兔”“莲子”等形样,以12个为足数,意为催新人梳妆上轿。离母糕为 2块米糕,意味女儿离母出嫁。
陕北通称少女为女子(音zē),已婚妇女、年龄较大者称婆姨。
本地习俗,给12岁以下的小孩带锁,“锁”即一束红线系纸币、铜钱、顶针之类。长命牌、长命锁,即刻有 “长命富贵”、“吉祥如意”词句的银牌或银锁。
马湖峪、张兴庄和小寺则等地发掘出许多瓦罐内装碎骨或骨灰;高西沟村发现石棺材。近代本县无此俗。
寿衣,又名老衣。中上人家以绸缎为料,男外衣紫色内为黄红色;女里外红黄色,忌灰黑,上下身5至7 件。旧多长袍马褂之类。穷人用布料制。新时代渐渐改为按生人方式着装。
旧俗丧葬时阴阳先生按死者生辰八字,去世时辰写的单子。内容有安葬日、忌讳等。
腰号,白布带,长3~4尺,宽5寸,孝子孝孙每人一根。又叫腰孝。
死者的直系子、孙,子孙媳,侄子、孙、侄子、孙媳统称“孝子”。
岁数纸,张数与死者年龄相等的方块白纸。
披麻戴孝指丧期素服。戴纸糊麻壳帽,穿白孝服,布鞋临时覆白布面,腰系麻辫。
金山、银山、童男、童女,纸制的象征性祭祀品。
大献,又叫“老献的”,面粉蒸制,中间粗,两头细,盘回各插一红枣。
有早祭、午祭、晚祭等,表示给亡者献食品,祭时奏乐,孝子反复跪拜叩头。
迎幛,将来宾所带挽幛集中起来,在街头或村内奏乐迎回。
撒路灯,夜间从家到村头撒浸油点燃的火团,表示给亡者灵魂照路。
砂锅,丧事间专备烧纸钱所用,出殡时由长子打破。
(21)纸制幡条,引导“灵魂”的迷信用品。
(22)买路钱,丧用纸钱。
(23)纸火指纸扎的房屋、碾磨、鸡狗、童男女等,表示亡者死后有住宅、佣人等。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